《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观众和电视荧幕的互动不过是面对面互动的功能性替代品 6/8

《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书本封面

        简介:《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是2011年1月1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云集当代传播学领域一流学者,包括伊莱休·卡茨、约翰·杜伦·彼得斯、泰玛·利比斯和艾薇儿·奥尔诺夫,甄选13篇媒介研究领域的“经典文本”加以评述,包括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大众传播、流行品位与组织化社会行为》;赫佐格的《论借来的体验》;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洛文塔尔的《大众偶像的胜利》;沃斯的《共识与大众传播》;朗格夫妇的《芝加哥的麦克阿瑟日》;霍顿与沃尔的《大众传播与类社交互动》;哈罗德·英尼斯的《传播的偏向》;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释码》;墨维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清晰的勾勒出媒介研究的历史脉络,同时对哥伦比亚、法兰克福、芝加哥、多伦多和英国文化研究五大学派的传播思想做出精妙的总结。今天就本书第三章芝加哥学派中的《大众传播与类社交互动》进行解读分析。霍顿和沃尔是最早关注观众与荧幕演员交流的社会学家。文章中的研究促使我们关注观众与电视之间的互动的社会属性。但两位作者在研究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既未考虑作为媒介的电视对受众产生了何种影响,也未将电视观众的“内部社交”概念化,只是将互动论的视角转移到观众与荧幕的接触上,并未做任何修正或限定。从一定意义上而言,作者从现象学角度考察虚拟现实并将互动行为理论化,能够使得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待组织自身与电视之间持续交流的深刻过程。

        首先,作者对霍顿与沃尔的类社交互动的推出原由做了大致解读。在米德看来,个体的身份取决于个体通过社交扮演他人的角色并作出相应反应的能力;而日常生活的终极现实,就是在此基础上得以维系的。因此,面对电视荧幕上的影像,观众无法完全扮演他人的角色;同理,电视荧幕上的演员也无法完全扮演观众的角色。即双方无法完全共通,设身处地。鉴于此,霍顿与沃尔将观众与电视媒介之间的互动归为“类社交互动”。

        其次,作者对其理论做了详细的解读。霍顿和沃尔认为,“类社交互动”既是对重要现实和本真交互行为的模仿,又是对电视角色和无形观众谈话交流的模仿。电视里的角色包括主持人虽然无法看到观众,却时刻假设观众在面对屏幕观看电视,因此,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交流情态,巧妙地将缺席的观众拉到自己的谈话中,营造了交谈的假象,同时,假定无形的观众对言谈做出了相应的互动性回应,从而维系持续交流的假象。因此,在霍顿和沃尔看来,通过节目设计,电视中的角色完全可以与陌生的观众建立密切联系,而后者也会感觉自己像了解朋友一样了解前者,由此形成了一种持续的交谈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实际上是单方面的,这也是电视中的角色之所以要“小心翼翼地营造假象,或模仿亲密感”的缘由。总之,类社交互动论认为,观众与电视屏幕之间的互动不过是“面对面互动”的功能性替代品,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补充。在当代社会,我认为该理论具有一定的正确性,人们喜欢看电视、看综艺,和演员互动,补偿了现实社交的贫乏。

        最后,作者对其研究方法提出了批评。第一,从观众角度看,作者指出,观众的内在与自我都是高度社会性的,并非只是单一、孤孑的。从电视媒介上,作者认为这种行为并不能称为“类社交互动”。结论是,作者认为可以用“虚拟偶遇”来描绘观众与电视媒介之间的互动。虚拟偶遇理论来源于戈夫曼的“偶遇”理论,偶遇理论的基本假设在于人类在一切存在领域内具备互动能力,无论是人内交流还是虚拟交流,其互动性都丝毫不逊于面对面互动。因此,作者将观众与电视荧幕的会面视为一种虚拟偶遇,其最终诉求在于触发构成观众自我的多种声音间的交流。即作者认为虚拟空间并不逊色于现实空间,同样具有很强的互动性。理解此处,我认为可以借用麦克卢汉的说辞,媒介实际上变成了自我的延伸,于想象的虚拟空间激活了个体的自我意识。在观众进入荧幕的同时,荧幕也进入了观众。我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虚拟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完善,大众和虚拟空间的互动也愈加频繁,现如今“元宇宙”理论的盛行,也印证了虚拟世界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未来虚拟世界是否取代现实世界,我不得而知,但是我想现实世界才是我们永远应该珍视重视的东西。

你可能感兴趣的:(《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观众和电视荧幕的互动不过是面对面互动的功能性替代品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