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发现,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时代,资本回报率高于经济增长率,财富倾向于向高资本占用人群聚集。
钱虽身外物,但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倘若不在有所余力时奋力一搏,或许也就难以触及自己曾经计划的理想生活。
在中国周期性股市的大环境,掐指一算,牛市将近,便纵身跳入,企图以一己之力与庄家肉搏,与资本对峙,与异化抗争。
入市两年,多次失利于自己的韭菜心理,所幸在去年的结构性牛市下,虽无大胜,亦无小输。
股市里有稳定的收益吗?
这是一个藏在所有人心中不变的疑问。
为回答这个问题,稳定收益的定义很重要,与我们所期望的操作周期关系很大。另外,绝对稳定的收益并不存在,可将问题理解为相对稳定的收益。
若不考虑周期问题,目前主流的获得相对稳定的方法,可归为两大类,或许不全,亦不远矣。众所周知,股市有风险,也可称为不稳定性,主要来源于未来所有要素的不确定。那么想要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就需要抓住不确定之中的确定性。这种确定性可以从宏观和微观、长期和短期的角度来把握。
要抓住股市里长期的确定性,要义就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核心是对于宏观的国家战略与政策,还有企业的基本面和成长潜力的预判。比如现在国家的双碳愿景和战略下,新能源企业长期更被看好。而房住不炒和三胎鼓励大政策背景下,房地产和线上教育企业势必走弱。
要抓住股市里短期的确定性,以前依靠技术分析,理论众多,准确度很低,现在依靠量化分析,引入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只考虑短期(一般三五天)的趋势预测,方法各异,比如利用投资者结构数据识别大资本动态,只赚大资本建仓是时拉高的那一小段,但是通过大数据对全网所有股票进行量化排名,选出高权重板块和高权重的强走势个股,通过多样化且覆盖全面的组合策略,使得总收益稳定跑过沪深300。其中的确定性是相对微观的,即不论行情多差,总有部分股票上涨,且大资本流入的股票在短期内大概率会上涨。同时利用庞大的历史数据也可快速回测不同的组合策略,从而得到更好的收益率。
对于个体股民而言,在中国,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技术能力壁垒,上述两种相对稳定的获利办法都很难依靠自己实现,往往需要委托有庞大专业团队的基金或科技公司。
如果是孤军奋战,那么只能顺应目前牛短熊长的规律,只在周期性牛市入场,且凭自己的能力与庄家周旋,猜庄家意图,一起割不理性的散户的韭菜。收益的相对稳定性会明显下降。
归根结底,股市中的对决,并非个体与庄家,而是每个人和自己人性的对决。
当我们自认为炒股技法略有所成,往往也就是韭菜成熟的庄家丰收季。
于是我们便陷入到追涨杀跌的宿命循环,在偶然的好运下沾沾自喜,在长久的失策中懊丧不已。
这何尝不是人生难逃三枷锁的终极角斗场?
我们的对手,自始至终,只有一个。
那就是我们误以为自由却长久身陷枷锁之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