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第50条 学生负担过重的奥秘在哪里

原文:学龄中期特别是学龄后期学生的精神生活中的一大缺陷,就是他们被剥剥夺了一项巨大的财富——自由支配的时间。

孩子们获得的知识越来越多,但是学习却变得不轻松,而是越来越艰难了。

思考:这种现象在小学中高年级已经出现,到初中会严重一些。曾看到这样一个例子:“一孩子在某学校读七年级,该校不是寄宿制学校。学生早上七点进校,中午12点放学。下午1:30进校,晚上7:00放学。出现了一种特别奇怪的现象就是孩子忙得中午没有时间坐下来静心吃饭,更无法保证中午20分钟的休息了。甚至出现了家长喂饭的现象,因为孩子要写作业,完成各项任务,自己没时间吃饭。家长心疼孩子,只要用这种方法能让保证让孩子吃上饭。

当我看到这样的例子时非常寒心,这孩子晚上都是在11点之后睡觉的,早上最迟6点起床,中午没时间休息。才七年级的孩子啊。说好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这样能培养吗?首先就毁了孩子的身体。有位医生告诉我中午12点多1:30之间的休息是对人最好的,具体的原因我也说不清楚。

原文:许多教师认为,主要的罪过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不完善,以及个别学科塞进了过多的次要的、多余的教材。

罪过的根源要在教学过程本身去找。

知识包含着:第一把在实际活动中和在掌握新知识常常要用到的那些概括性的真理(规则、定义、依存性等)经常保持在记忆里。

第二,理解作为这些概括性真理的本源的一般性规律。

掌握知识的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但是他们所要求的却是不同的脑力劳动。

思考:通过阅读这段文字,我才知道原来知识还分为这两种。平时一刀切总觉得只要是知识需要记忆的就该记下来,原来记的方式还是不一样的。

书中说“那些概括性的东西的本源的材料”应该加以深入思考的,这部分知识如果让学生背,只会加重他们的负担。

书中列举了物理课和历史课上虽然都是需要记的知识,但是记得方式真的不同。

物理课上那些定义概念学生即使理解了,如果不记忆,那他还是不会熟练运用的。

历史课上关于规律性的知识教师一定要讲透,甚至要把事实讲得生动具体,能在孩子们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只有一般规律性的知识越深刻,学生对具体知识的分辨就越清楚。学生知道的越多,他学习起来就越多。

原文:有经验的教师们都竭力避免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再现教师所讲过的东西和他们在教科书里所读过的东西。

不要求机械重复学过的东西,而是对事实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揭示各种现象之间新的因果联系……

思考:最近一年半的教学我已经被深深地困住。普通班孩子基础不太好,习惯也不太好。一开始我曾尝试着去布置让孩子们思考的问题,可是每个班只有不到20个人完成。每个班有110多个学生呢。尝试了一段时间,能做到深入思考,认真写作业的孩子实在太少,因为时间都被挤占了,娃们只想早点写完作业能玩一会儿。为了照顾到班级大部分学生,我实在无奈,只好布置些抄字词、抄翻译这种简单的作业。一旦有深入思考的作业,娃们表现出的惰性特别明显。如果长久下去,孩子们连最基本的思考都不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氏|第50条 学生负担过重的奥秘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