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影留痕:咸阳博物院佛教文物陈列展

在咸阳博物院(文庙博物馆)内,有一座从咸阳老城隍庙搬迁来的明伦堂,也被称为“后殿”。1995年10月17日,这里被改造成“宗教文物陈列”展。2012年5月18日,经过全面改造提升,以“佛影留痕”为主题的佛教文物陈列在此对外开放——


走进展厅,仿佛置身于一座佛堂,迎面是一尊明代铜质的释迦牟尼佛造像,周围环绕着从北魏到明清时期的佛教造像。这尊佛像通高220厘米,肩宽100厘米,黄铜铸造,结跏趺坐。20世纪50年代末,将此佛像从北杜镇福昌寺搬迁到咸阳老城内的凤凰台。1964年,迁移至咸阳博物馆。


公元3世纪至4世纪,中国已经出现受戒的僧人和佛教寺院。伴随着佛教的传播,佛教造像开始出现,包括石质、铜质、泥质等不同的类别。这些造像大多数被供奉在佛寺或者皇宫之中,反映了僧尼信众和皇室贵族对佛祖的崇敬之情。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达到第一个高峰。这里展出的北魏石八棱佛造像座、北魏石佛头造像、北周菩萨造像、北周蓝田玉四面佛造像等,成为中国较早的佛造像,保留许多印度文化风格。其中,采集到的多件西魏模印陶佛像极具特色,表面残存描金彩绘,在尖拱形顶龛之中,塑造一尊浮雕坐佛。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佛教在中国发展到空前的鼎盛期,修建大量重要的寺院、佛塔、石窟等宗教建筑。隋代至初唐时期,佛教造像头大身小,展示了壮硕的美感。盛唐时期,佛教造像具有较强的写实性,已经融入汉人世俗生活气息,体态丰腴,雍容华贵。

这里展出大量小型唐代鎏金铜菩萨像,菩萨的身体呈S形,跣足站立于覆莲上,下方连接着四足长方形底座,被俗称为“板凳佛”。其中,有一件化生佛牌饰,虽然已经残缺,但是造型奇特。现存5排佛像,每排应有6尊小佛,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顶部正中间有一尊较大的佛像。


过去2000年里,从思想到文化,佛教对中国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跟儒道思想一起成为中华文明的精神之根。除了小型造像以外,这里展出着大型石刻造像碑和佛像,经常吸引很多参观者跪拜或者捐款。

1.程宁远造像碑

这件石造像碑竖立于北周保定二年(562)二月八日,邑人程宁远等人造,没有撰写者的姓名,四面各有一龛,以及阴刻题记。1931年,咸阳县长刘安国将它从马庄乡押枝村西南道口搬迁到县立民众图书馆。


2.王迎男造像碑

这件石造像碑竖立于北周天和四年(569),檀越主王迎男造,无撰写者的姓名。顶部和底座均已无存,只剩上小下大的长方形碑身,正面和背面中部各有一个龛,龛内中间有一尊坐佛,两侧各有两尊站立的胁侍菩萨。

在造像的正面龛下,阴刻正书16行,总计173个字。造像两侧上部,各有一个小龛,左侧为太上老君像,右侧为结跏趺坐的佛像。既有佛教主题,又有道教题材。


3.菩萨造像

这尊石菩萨造像雕刻于隋代,融入世俗女性的柔美风姿,开创唐代菩萨丰满匀称的风气,体形修长,垂挂璎珞。在古巴利文中,菩萨是“菩提萨陲”的音译,指有希望达到佛那样觉悟的修行者。


4.药师佛像

这尊铜药师佛像铸造于明代,面目慈善,手捧药钵。他也被称为“药师如来”“大医王佛”“药师琉璃光王如来”,被认为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救众生于病痛,象征降福延寿。


5.弥勒佛像

这尊铜弥勒佛像铸造于明代,笑容可掬,慈眉善目,袒胸露腹,手握佛珠。唐末五代时期,在明州(宁波)奉化,有一位和尚名叫“契此”。常携布袋,教化百姓,人称“布袋和尚”,被认为是弥勒佛的化身。

你可能感兴趣的:(佛影留痕:咸阳博物院佛教文物陈列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