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Webkit内核浏览器

列举出时下最流行的Webkit内核浏览器,所以我们并不会做出评测和对比。
PS:本文列举的浏览器有一部分为IE+Webkit双核浏览器,如果您对其他IE内核浏览器很感兴趣《抛弃数据!用体验和感觉告诉你什么才是最好用的浏览器!》一文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尖端技术的Webkit内核
WebKit 是一个开源的浏览器引擎,与之相对应的引擎有Gecko(Mozilla Firefox 等使用)和Trident(也称MSHTML,IE 使用)。
同时WebKit 也是苹果Mac OS X 系统引擎框架版本的名称,主要用于Safari,Dashboard,Mail 和其他一些Mac OS X 程序。
WebKit 前身是 KDE 小组的 KHTML,WebKit 所包含的 WebCore 排版引擎和 JSCore 引擎来自于 KDE 的 KHTML 和 KJS,当年苹果比较了 Gecko 和 KHTML 后,仍然选择了后者,就因为它拥有清晰的源码结构、极快的渲染速度。Apple将 KHTML 发扬光大,推出了装备 KHTML 改进型 WebKit 引擎的浏览器 Safari。

1.Google Chrome 谷歌浏览器
2 亿活跃用户,全球成长最快,来自 Google 的新型浏览器。
Chrome谷歌浏览器下载:http://www.jisuxz.com/down/533.html
官方网站:http://www.google.cn/chrome

2.Safari浏览器
它的创新功能将改进你浏览网页的方式。功能强大的新工具能够帮助开发人员提升用户的浏览体验,令其更具个性化。
Safari浏览器下载:http://www.jisuxz.com/down/598.html
官方网站:http://www.apple.com.cn/safari/


3.搜狗高速浏览器
以快速作为主打的国产双核浏览器,搜狗浏览器做的很不错,3.1版本也升级了Webkit内核。
搜狗高速浏览器下载:http://www.jisuxz.com/down/598.html
官方网站:http://ie.sogou.com/

4.傲游浏览器3
搭载独立浏览核心,上网速度全面提升。专为国人习惯优化,更高效,更安全,更私密!
傲游浏览器3下载:http://www.jisuxz.com/down/2077.html
官方网站:http://www.maxthon.cn/mx3/


5.QQ浏览器
QQ系列的新一代双核浏览器产品,更多对QQ产品的支持。
QQ浏览器下载:http://www.jisuxz.com/down/210.html
官方网站:http://browser.qq.com/


6.360极速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采用了最新的Webkit内核技术,速度更上一层楼。
360极速浏览器下载:http://www.jisuxz.com/down/2094.html
官方网站:http://chrome.360.cn/

7.世界之窗浏览器(极速版)
世界之窗浏览器极速版基于 Chromium 浏览器开源项目开发,是此开源项目的一个并行分支。凤凰工作室将逐渐参与到 Chromium 开源项目中,这样既可以打造更适合国内用户使用习惯的优秀浏览器,也为互联网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世界之窗浏览器(极速版)下载:http://www.jisuxz.com/down/7382.html
官方网站:http://chrome.theworld.cn/

8.阿里云浏览器
阿里巴巴自主开发的阿里云浏览器浮出水面。产品包括PC端和手机端浏览器。近来,各大互联网巨头都开始研发自有浏览器,阿里巴巴在浏览器的布局,有利于巩固阿里巴巴的用户入口,在整个“大阿里”的内循环中起到数据保护的作用。
阿里云浏览器下载:http://www.jisuxz.com/down/6930.html
官方网站:http://browser.aliyun.com/index.html

 

尽管Webkit 内核是个非常好的网页解析机制,但是由于以往微软把IE捆绑在Windows里(同样的Webkit内核的Safari捆绑在Apple产品里, Chrome[1]  捆绑在Google产品里),导致许多网站都是按照IE来架设的,很多网站不兼容Webkit内核,比如 登录界面、网银等网页均不可使用Webkit内核的 浏览器
WebKit 内核在手机上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例如 Google 的手机 Android、 Apple 的 iPhone, Nokia’s Series 60 browser 等所使用的 Browser 内核引擎,都是基于 WebKit。
WebKit 是一个开源项目,其起源可追溯到 K Desktop Environment (KDE)。WebKit 项目催生了面向移动设备的现代 Web 应用程序。虽然设备本身的能力和形态因素都相当重要,但移动用户最热衷的仍然是内容。如果移动用户可用的内容只是 Internet 用户可用内容的一个很小的子集,那么用户体验充其量也只能划分为二等。
WebKit 还应用在了桌面的 Safari 浏览器内,该浏览器是 Mac OS X 平台默认的浏览器。不管我们讨论的是桌面版本还是 iPhone 或 Android 上的浏览器引擎,WebKit 均优先支持 HTML 和 CSS 特性。实际上,WebKit 还支持尚未被其他浏览器采纳的一些 CSS 样式 — 这些特性正在得到 HTML5 规范的考虑。
HTML5 规范是一个技术草案集,涵盖了各种基于浏览器的技术,它包括客户端 SQL 存储、转变、转型、转换等。HTML5 的出现已经有些时间了,虽然尚未完成,但一旦其特性集因主要浏览器平台支持的加入而逐渐稳定后,Web 应用程序的简陋开端也将成为永久的记忆。Web 应用程序开发将成为主导 — 并且不只是在传统的桌面浏览器空间,还将在移动领域。移动将一跃成为首要考虑,而不再是后备之选。
iOS:
2007年6月29日,iPhone上市,WebKit进入iPhone OS平台,而且立即成为iPhone OS平台独一无二的 排版引擎
Android:
Google 开发的 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中内置的 浏览器也是采用的WebKit引擎。
Nokia S60:
诺基亚公司将WebKit移植到Symbian S60 操作系统中,并开发了基于Webkit的手机 浏览器“Web browser for S60”,广泛用于诺基亚、三星、LG等基于Symbian S60操作系统的手机中。
Web OS:
Palm 推出第一款基于WebKit的 操作系统,Palm Pre是第一款基于该系统的手机产品。
Linux:
尽管WebKit的原型K内核是由Qt写成,但Linux下目前最受瞩目的WebKit项目却是Gnome领导的WebKit/Gtk+。随着奇趣科技于2008年6月被Nokia收购,Qt方面也加快了WebKit的“回归”进程。
Midori,Google Chrome,GNOME的Epiphany、KDE的Konqueror, 浏览器
Windows:
Webkit内核在Windows上发展最晚,Safari(for Windows),Midori,Google chrome,具有双核模式的傲游3和傲游云浏览器是最为常见的Webkit浏览器。2009年推出的 safari和Chrome以及2010年推出的 搜狗浏览器V2.0Beta和傲游3.0beta都使用的webkit引擎完全通过了 acid3测试满分!
浏览器的内核引擎,基本上是四分天下:
Trident: IE 以Trident 作为内核引擎;
Gecko: Firefox 是基于 Gecko 开发;
WebKit: Safari, Google Chrome,傲游3,猎豹浏览器,百度浏览器 opera浏览器 基于 Webkit 开发。
Presto: Opera的内核,但由于市场选择问题,主要应用在手机平台--Opera mini
注:2013年2月Opera宣布转向WebKit引擎
注:2013年4月Opera宣布放弃WEBKIT,跟随GOOGLE的新开发的 blink引擎
为什么搞WebKit

现在研究WebKit的人越来越多,俺不能免俗,也加入其中。WebKit的火爆也是得益于浏览器和WebOS的混战,随着Palm WebOS, Chrome OS, Firefox OS和Ubuntu Mobile相继发布,WebOS逐渐成为Android和IOS之外的第三世界,而WebKit也随之从浏览器内核晋升为Mobile OS的内核,除了IE和Firefox之外,市面上叫得上名字的都是基于WebKit发展起来,Chrome, Safari, Opera, 360......。因此,无论你是从事浏览器还是Mobile的开发,WebKit都是不二的选择。而我目前是因为需要在WebOS上提供一个类似与Chrome for android那样可以远程debug的功能,而接触到WebKit,随着不断深入,也逐渐步入WebKit的开发正轨,也是想把最近的学习历程记录下来,也是帮助其他朋友进这个大门,WebKit的资料实在不多。



如何起步

我就假定你和我一样,从没接触过WebKit,没写过c/c++,被Java/PHP等傻瓜式语言惯坏了,对设备底层技术不甚了解,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比这个更糟了),也是可以在一周左右入这个门槛的。正式开工之前先准备以下几步:

学习文章:http://paulirish.com/2013/webkit-for-developers/,当然也有中文版本: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webkit-for-developers,弄清楚WebKit的几个概念

准备一台CPU和硬盘较好的电脑,CPU是为了应付编译,硬盘是为了应付大规模代码的访问(去年7月份买的mac已不够用,特地为此换了SSD)

开发平台最好是Xcode,Visual Studio也行,不过可能会遇到很多坎、

准备一本C++ Primmer Plus放在手边,研究WebKit同时顺便把C++也给攻克了

给予足够的耐心,应付漫长的源码下载和编译

好了,就这么多,可以开工了。关于如何编译和调试等问题,我会在后续文章中详细介绍。

开工之前的扫盲

WebKit port

WebKit已发展为类似与Linux这样平台性的框架,已不是单一产品类型的开源项目。它是一个标准和变异的结合体。下面这张图能很好说明这点:



WebKit提供了像这张图这样的标准架构和WebCore这样的核心库,但灰色的其他部分都是要根据各自平台的不同而进行替换和移植,也就是谈及很多的port,这里谈的平台就是各自设备的运行环境,比如mac os x,Android和IOS,因此虽然咱是用WebKit,但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WebKit只是提供了流程和框架,里面有很多洞需要咱自己去填补的。比如,我现在做的远程调试功能,在WebKit里面已在流程上支持,但具体实现上是需要port的,也就导致了只有chrome for android和safari for IOS支持远程调试。开头介绍的文章中已罗列出哪些点是标准已实现的,哪些点是差异化的,从这里面大概就能预计到需要做哪些东西。

学习平台的选择

官方的WebKit是以Safari for Mac OSX为基础的,Chromium虽然也是基于WebKit,但基本上已是另外一套,还有QT和GTK平台,有很多浏览器,比如Opera和360都选择了基于Chromium,那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该如何选择学习的起点呢?我的感觉是,标准的WebKit门槛低一点,文档要丰富一些,但作为将来工程的方向,Chromium更受欢迎一些,所以,我推荐以官方的WebKit为起点,然后再延伸到Chromium。后面我会谈开发环境的搭建,基于官方的WebKit,再加上XCode,会感觉手上很顺滑,不至于像大多数大型开源项目那样在最开始就把你拒之门外。

开始动手

下面我介绍动手的几个步骤,可以在你无需了解细节的情况下,把环境搭起来,大多数包括我自己,都还是习惯于代码和环境搭建好情况下,比较有心情和底气去往下深入,所以耐心地完成下面几步,你就可以在开发环境中启动WebKit,这里我介绍的是Mac下的情况,但在windows和linux会困难一些,起码我是受阻后就放弃了:

升级Mac OSX和Xcode至最新版本,我的是Mountain Lion 10.8.3和Xcode 4.6。做这个是因为我的一个哥们用的是lion,用的一样的步骤,但启动后一直报内存访问错误,升级系统至最新后就解决了。当然,别忘记了xcode command line

取得最新代码:svn checkout https://svn.webkit.org/repository/webkit/trunk 当然,这个过程是需要耐心的,特别是下载layout test时,为了将来的一马平川,忍忍吧

Xcode的菜单File->Workspace Settings->Build->Derived Data Location一栏选择Workspace-relative,并输入WebKitBuild->Done

Xcode的菜单Product->Scheme->Edit Scheme->选择scheme: All Source(target WebProcess), Exceutable选择WebProcess.app

如果你是下载的是最新代码,环境搭建仅仅只需要以上几步,当你点击Run后,就可以开始顺利编译,最后会弹出Safari,实际上它的run的是webkit内核,需要一个Safari来作UI层。WebKit也提供了一个MiniBrowser,这就和Safari没关系了,启动方法就是在第四步上的Exceutable选择MiniBrowser.app即可。我当初基于的代码会有些其他的问题,这里就不干扰大家了,如果有遇雷的请把错误贴出来,我看看遇到过没。



OK,了解基本概念,搭建好了开发和调试环境,我敢相信任何级别菜鸟,都会有信心往下继续深究了。我的理念就是这样,不管后面有多难,千万不要把开头搞得太复杂,这样会拒很多人之门外,这也是我为什么推荐最开始用xcode的原因,WebKit官方已把编译中所有细节都隐藏在xcode的项目设置和脚本中了。后面,我会基于源码,逐步深入,和大家一起探究WebKit内核的神奇和伟大。

  

WebKit最神奇的一点是JS能调到内核部分(c/c++),这是WebOS向外提供扩展能力的关键(实现或扩展W3C API)。要搞清楚一个JS的方法是如何调到后面c/c++的实现颇费周折,其实就是要把IDL和Bindings弄懂,先解释一下这两个名词:

 

我这么解释估计还是一头雾水,那就看看WebKit为啥需要这两个概念。首先我们得明白WebKit的世界里只有DOM和DOM相关的行为,它不认识Script,例如:

 

document.getElementById('domId')

WebKit知道document,也知道getElementById该做什么事儿,但它不认识getElementById这个函数,不具备script解析和执行的能力,因此它需要第三方的解析器来帮助,这也就是JavascriptCore(JSCore)或V8需要干的事儿。但JavascriptCore或V8很薄,能解析和执行javascript语言本身,不知道getElementById的具体实现,所以需要WebKit把具体实现注入进来,好了,说到这里大家就大概明白为啥需要IDL和Bindings了,其实就是为了提供一个标准的方式(IDL),让WebKit把JS API背后的实现注入给javascript解析器,另外,各个解析器的具体注册和执行机制是不同的,所以需要有Bindings来动态生成与各个解析器结合的部分,这样同一套标准的WebKit就能与各种解析器整合了。说了半天,看个图就清楚了:

八大Webkit内核浏览器

其中,V8/JSCore Bindings中包含的是基于IDL规范为各个JS实现动态生成的产物,这些产物是会注册到各个DOM上,并能被V8/JSCore识别,所以以v8上的document.getElementById为例,调用流程如下:

 

  1. 编译的时候,基于Document.idl为Document.cpp和Document.h动态生成V8Document.cpp和V8Document.h(后面会讲到动态生成这部分逻辑)
  2. V8Document.cpp和V8Document.h其实就是包含两样东西,一是对Document.cpp和Document.h各个方法的代理,二是js API和各个实现方法的对照表
  3. WebKit把V8Document中对照表注册到document这个dom中
  4. WebKit中执行脚本document.getElementById
  5. WebKit按照最新的document的dom结构初始化V8的context
  6. V8解析和执行document.getElementById
  7. V8根据对照表执行getElementById方法对应的V8Document.cpp中的实现
  8. V8Document.cpp代理Document.cpp相应的实现

对于JSCore,流程和原理相同,只是具体的实现细节不同,而这个不同就是在bindings和JSCore中来体现,对于WebKit本身是完全相同的,同样的Document.cpp和Document.h标准实现能适配到不同的解析器上去解析和执行,这就是IDL和Bindings的精妙之处,让WebKit既能单一又能海纳百川。

 

以上流程中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动态生成bindings这块,另外是如何注册和执行bindings,后面这一点由于c/c++功力有限,没完全看懂,留到后面再仔细琢磨,前面这一点是WebKit强大的编译体系中的一部分,下面详细解释一下。

先抽出各个不同编译平台的差异点,WebKit就是通过WebCore/bindings/scripts/中的generate-bindings.pl perl脚本生成bindings中的代码,它在Android平台上会被Android.derived.v8bindings.mk调用到,在mac上被DerivedSources.make调用到,其大体流程是非常清晰的:

 

  1. 解析IDL
  2. 调用各个平台相应的CodeGenerate脚本
  3. 生成最终bindings代码

见下图所示:

 

八大Webkit内核浏览器

具体的实现逻辑就看看各个脚本源码,这里就不多说了。另外,对于脚本的注册和执行那块可以看看bindings下的ScriptController.cpp,当然,如何想看V8/JSCore中是如何调用对照表中的代码,就需要再看看V8/JSCore本身的源码,V8就看execution.cc,JSCore就看JITCode.h。

综上所述,WebKit利用IDL和Bindings把自己从JS语言本身中脱离,让自己既可以不需了解JS语言,又能实现JS API背后的逻辑,妙哉!

 
 
 

你可能感兴趣的:(webk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