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论语」7.17:学易方可无大过,有智始能成仁德

述而篇第17

【原文】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译文】

孔子说:“若给我几年时间,从五十岁开始学《易》,就可以无大过了。”

【注释】

“加”,增加。这里是“给予”的意思。

“易”,此处应指《周易》的《经》部。《周易》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相传为周文王姬昌所作,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卦辞、爻辞作为说明;《传》相传为孔子所作,包含卦辞和爻辞的解释共十篇,统称《十翼》。现在通常认为《传》是战国时期解说《易经》的论文集,虽非出自孔子一人之手,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评析】

《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凝结了古圣先贤的深厚智慧,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等哲学品格。

《周易》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无论是儒家、道家、医家、兵家还是阴阳家,都和《易》有着密切的联系。药王孙思邈说:“不知易,不可以为医”;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虞世南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国学大师熊十力说:“中国一切学术思想,其根源都在《大易》,此是智慧的大宝藏”。一言以蔽之:大易可医国、医人、医病。

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易经不仅被东方的儒家文化圈所推崇,也被西方的哲学巨匠们所赞誉。19世纪下半叶的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就规定,不懂易经者,不得入阁;德国哲学巨匠黑格尔说:“《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完全学透中国的《易经》”;世界心理学大师荣格说:“谈到人类世界惟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惟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颇多相同的地方。”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司马迁将孔子喜《易》的事件编在公元前484年孔子周游列国回到鲁国之后,也就是在孔子六十八岁之后。帛书《易传》也说:“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这两则材料都说明孔子到了晚年才开始喜欢《周易》。

子曰:“未知,焉得仁”。在儒家仁德的养成中,智慧必不可少。而《易》正是一本凝结着古圣先贤深厚智慧的书。因此,当孔子晚年学易之后,一生的学识积累终于彻底融会贯通,仁德大成。故有“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评。

此时孔子再度回首往事,过往的得失便一览无遗。因此,“可以无大过矣”应当并非是自谦那么简单,而很可能是孔子在回首往事后的反省所得,应当确有所指。至于为什么要把“五十”作为“学易”的关键时间节点,那就要从孔子的个人经历中去寻找答案了。

据孔子年表记载,孔子在15-30岁间,主要以四处求学为主;30-50岁间,主要以经办私学为主。至51岁时,孔子才真正开始出仕,辅佐格外赏识其德行才干的鲁定公。其后三年,孔子尽展其才,仕途一帆风顺,先由中都宰升任小司空,后再升任大司寇。至53岁时,鲁国已然大治。

孔子施展政治抱负的转折点出现在54岁时的“隳三都”。“隳三都”本是为削弱长期侵夺鲁国公权的“三桓”势力。但“三桓”在鲁国已经营近200年,势力根深蒂固,而鲁公则积弱已久,公弱卿强的局面,仓促之间实难逆转。因而“隳三都”颇有操之过急之嫌。从“隳三都”的实施过程来看,孔子对于整个行动的难度似乎认识不足,对于可能的变数好像也缺乏充足的准备,这最终导致了行动失败,孔子也因此被排挤出鲁国政坛。之后不久,孔子就开始了历时十四年的“周游列国”之行。

“隳三都”的失败,不仅夺走了孔子施展政治抱负的最佳机会,也使得春秋时期“王道”政治复兴的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破灭,天下从此进入崇尚“霸道”的战国时代。因此,孔子所谓的“大过”,很可能就是指“隳三都”的失败。

充满智慧的易经如醍醐灌顶,也令孔子不由得感慨:假使五十岁时能有几年时间学易,就不会有后来的失误了。果然如此的话,谁又敢说鲁国甚至整个天下就一定不会是另外一种局面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善读「论语」7.17:学易方可无大过,有智始能成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