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忧乐天下

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

 ——雨果

两宋之时,士林兴盛,其中范仲淹是一个独特存在,他被众人公认为“一代之师,由初迄终,名节无疵”,更是以“先忧后乐”享誉后世。


范仲淹两岁时丧父,四岁时随母亲改嫁至山东,继父是为官之人,虽为继父,但父子情深。不管到哪里做官,继父都带着范仲淹。范仲淹有幸跟着继父游历天下,开阔眼界与胸怀,对他后来长成一腔家国情怀居功非小。

世人都拍案惊奇,范仲淹从来没有去过岳阳楼,何以能写出绝唱《岳阳楼记》,这也许和他从小随继父到处游历的经历有关。

不做良相即做良医,是少年范仲淹的抱负,唯一可以实现理想的通道就是读书,中国古代人读书,谁不苦读?匡衡凿壁偷光、孙敬悬梁刺股、车胤囊萤、祖逖闻鸡起舞等,但范仲淹之苦读,绝对跻身古代一流苦读故事。

在醴泉寺求学时,范仲淹昼夜苦学,未尝解衣就枕,过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生活。为了节省粮食,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上凝结后,划成四块,早晨吃两块、晚上吃两块,没有菜,就切碎腌菜下饭,“划粥断齑“的生活,他整整坚持了三年。

贫困不移其志。

后来,范仲淹到北宋的最高学府,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书院求学。这所“名校”,既有名师授课,又有大量书籍可以阅览,更是官家子第聚集地,有些条件好的学生,非常同情生活清苦却学习用功的范仲淹,南京留守的儿子就是其中之一。

南京留守的儿子,将范仲淹吃粥苦读的事告诉父亲,这位留守惜才,就让儿子带上自家的饭菜送给范仲淹,连着几天,范仲淹居然一点没动,饭菜都发了霉,留守儿子不解:我老爸好心送饭菜,你居然不领情,你几个意思?

范仲淹表示歉意并解释:蒙令尊大人的抬爱,我十分感动,可你想想,我艰难苦惯了,一下子吃了这么多的美味佳肴,过后怎么办?还能忍受天天吃白粥的日子吗?

“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神驰名人名典、刻苦用功的范仲淹,自励有为,早已修炼了自信、自许、自期的意志,他超脱了世俗束缚,凭借自己独立强大的人文性格闯荡天下!

范仲淹在应天书院的第四个年头,皇上御驾应天府,全城吃瓜群众前往围观“真龙”风采,这桩好事范仲淹不惊不乍,独守书斋、潜心读书。留守儿子甚为不解,这机会多难得,能吃能喝,又能见皇帝,但范仲淹说:“书念不好,看到皇帝也没用;书念好了,将来再见也不迟。”

看吧,范仲淹有文化追求,有价值取向,有人生定位,心中有自我,自我中见大道。后来,范仲淹考上进士,成为“庆历新政”的主导人,果然见皇帝是稀松平常的事了。


1015年,范仲淹中进士,被任命到地方,管司法判案。当时的地方官贪功爱财,人为制造冤案。范仲淹廉洁守身、秉公办案,经常与上司发生争论,上司怎样以势压人,他也不屈服。每结一案,范仲淹就把争论内容记在屏风上,可见其性格的耿直,一年后离任时,屏风上已写满案情,你能想象,和领导吵架还发朋友圈刷屏吗?

不以富贵屈其身,不以贫贱移其心。范仲淹从仕后的十余年间,一直担任地方上的小官,但他总是踏踏实实地干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却屡遭诬谤,数度被贬。

1028年,因晏殊两次推荐,39岁的范仲淹当上了皇家图书馆的馆长。刚刚调到中央机关工作,位置又这样优越,只要小心经营,飞升指日可待,可他一点儿不珍惜这难得的机遇,很快干出一件生猛事,吓得晏殊心惊肉跳。

当时,宋仁宗已经年满二十岁,继位已经五六年了,但朝中的大权依然掌握在六十多岁的刘太后手中。这不,刘太后发话了,让皇帝和文武百官一起,给她搞个仪式,叩头庆寿。宋仁宗哪敢违拗,只能俯首答应。

皇帝不敢说,就不要提满朝文武了,谁也没想到,此时却蹦出个官微言轻的范仲淹。范仲淹上书一篇雅文,那口气,虽位卑人微,却俨然一副帝王师派头:这事我说两句,皇上你想给太后祝寿,以尽孝道没有错,你可以在你们皇家内廷去搞派对啊,你要带文武百官去就不合规矩。

太后还算有涵养,没有和范仲淹计较,但范仲淹可没有放过,他又紧接着一道猛奏,题目就极为要命《乞太后还政奏》,这道奏折根本不是“乞太后”,简直就是给太后下最后通牒:皇上可是年轻有为,你太后掌握实权,他顶空名,这可不是什么吉祥事,你老人家掌权太久了,赶快把权利交给皇上吧,自己搞搞养老保健,享享清福多活几年不好吗?

可想而知,怒不可遏的太后下诏,范仲淹被贬出帝都。范仲淹初涉高层,即敢言无畏,想想此时的范仲淹,已过不惑,官场上的百态也看了十多年了,居然还不谙厉害,在其他官员看来,还这么“不成熟”,这是一副什么肝胆啊!临出京时,同事们送行,举酒践行时,范仲淹坦然受之,极为光耀。

假如是一个志于禄的贬官,由中央到地方,前途未卜,定会委屈而消沉,而范仲淹被贬照样再把奏折送上去。

三年后,刘太后去世,宋仁宗亲政,他没有忘记为自己说话的范仲淹,范仲淹被召回。

可回来没多久,就因为废后风波,范仲淹不顾妻子劝阻,决定要“伏阙面圣“,结果,刚出门不久就有诏传下,贬他去做睦州知州。更过分的是,没等他返回家中,已有钦差“侍候”启程,十口之家等于是被押送出京的。

经历了两次被贬,范仲淹的精神气就倒了吗?没有,范仲淹还是那么强势,还是那么硬核,该怎么说怎么说,该怎么做还怎么做,该怎么活还怎么活。


1035年,范仲淹流转各地,又接到新任命回京任职,此时再回京的范仲淹已经四十七岁了,他所面对的朝廷生态如何呢?

时任馆阁校勘的欧阳修,抬起头踮起后脚跟,长久地站立着,等着听到范仲淹的谏言,范仲淹没有让欧阳修等太久。1036年,宋仁宗接到范仲淹一道奏议,是一份《百官图》并附有评论,官员姓名、职位、晋升时间,哪些是正常升迁的,哪些是用钱买通宰相吕夷简得到提拔的。

这下可招惹了实力雄厚的吕夷简,吕夷简谙熟权术,老谋深算,善于利用君主之势取胜,结果皇帝把范仲淹第三次贬官。

八年三遭被贬,安居京城的日子加起来也就一年多。按常理,一个荣调中央机关工作的人,处于京城繁华之地,被贬后返京,应更珍惜给皇家听差做事的机会,熬出个加官晋爵,封妻荫子,为家庭、家族不断赚取钱财和荣耀,人生在世,不就是图个荣华富贵,可范仲淹的追求不同,国之不兴,家何以兴?

范仲淹被贬到很远的饶州,三贬出都,长亭送别的人寥寥无几,贬放途中,无长官出面接待范仲淹。妻子去世,范仲淹自己也得了重病,好友梅尧臣实在忍不住就写了《灵乌赋》给他:哥啊,你这“乌鸦”路走得不对,偏要报忧不报喜,你要换一种活法,要学会明哲保身,沉默是金,难得糊涂啊!

范仲淹及其志于道者答:生命诚可贵,我的人生信条就是,“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句话振聋发聩、除柔祛懦、震古烁今,这就是范仲淹的人生观、价值观。后来,胡适说,中国式的“不自由,毋宁死”,领先西贤七百四十年,这是范仲淹对世界文化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1040年,边陲爆发战争,西夏大举进犯,国难当头,朝廷想到被贬到角落里的范仲淹。整个宋朝,面对西夏的边防,都被打得稀烂,只有范仲淹的西北边防越来越稳固,边谣传说:军中有一范,西夏闻之惊破胆。

范仲淹重回京城,皇帝启用他主导“庆历新政”,革除积弊。既然改革,就要损害既得利益者,明枪暗箭纷至沓来。朋党是历代皇帝最防备、最忌讳的问题,一旦发现,必下重手。范仲淹这次和皇帝又唱了反调:勇敢的人,结成党;胆怯的人,也结成党。有邪有正,正义之人结成党,做好事,对国家有什么不好呢?

这个狠人范仲淹啊,一身正气,捋龙须要需要多大的胆啊!幸亏宋仁宗是几千年来心胸宽厚度排名前列的皇帝,要是换在清朝,范仲淹不知道死几回了。

这样一来,不贬也是不行了。民谣有说“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希文是范仲淹的字。不过,范仲淹这样的人注定不可能在朝廷呆太久,“庆历新政”刚刚起步不久,范仲淹就被赶到远地去了。

范仲淹的一生,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为孔子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


苏轼曾如此评价范仲淹:“出为名相,处为名贤;乐在人后,忧在人先。经天纬地,阙谥宜然,贤哉斯诣,轶后空前……”,身为“一世之师”的范仲淹并非神话了的传奇。

范家在苏州有一块著名的风水宝地,当时的风水先生对范仲淹说“后代必出公卿!”范仲淹心想,既然此地风水能使后代显贵,那不如改为学堂,让众人的子弟都能贤达显贵,较之自己一家显贵岂不更为有益?

于是立刻兴建学堂,千年以来,这里出现了将近四百个进士、八十几个状元,现在是一所高中的校址,真正做到了让百姓的子弟后代都能贤达显贵。

58岁的范仲淹,写下了《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何等的广大愿力,范仲淹是把整个天下一身担起,真正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闻旧事保藏下来,它是往古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

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很高兴与你相遇,更多精彩好文欢迎关注自媒体:无物永驻,多平台同名。

你可能感兴趣的:(范仲淹:忧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