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值得#TOP225-30位古典音乐家柴可夫斯基

打卡30天认识30位古典音乐家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出生于伏特金斯克市,俄罗斯浪彼得漫乐派作曲家。


1864年,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1867年,《第一交响曲》在莫斯科首次演出。1870年,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莫斯科初次演出。1876年,与梅克夫人开始通信。1877年,芭蕾舞剧《天鹅湖》首演。1879年,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首演。1880年,《意大利随想曲》首演。1888年,《第五交响曲》在圣彼得堡首演。1890年,创作歌剧《黑桃皇后》。1892年,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在圣彼得堡首演。1893年,创作《第六交响曲》;11月6日,逝世。


柴可夫斯基的创作几乎涉及了所有的音乐体裁和形式,其中交响乐创作处于重要位置。他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罗斯音乐的发展成就,同时又注意吸取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把高度的专业技巧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有机结合,创造出具有戏剧性冲突和浓郁民族风格的作品。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有两个鲜明特征:一个是深刻的抒情性,另一个是强烈的戏剧性。抒情性特征突出地体现于旋律。柴可夫斯基每一部作品的主题旋律都十分鲜明,线条委婉悠长,运动起伏跌宕,音调亲切自然,感情色彩浓郁,可以说是高度艺术化的结晶,是发自内心的倾诉和表白,所以能激起听众心灵的共鸣 。

戏剧性是柴可夫斯基音乐令人震惊的艺术力量所在。作曲家把自己对时代、社会和人们内心世界的种种矛盾冲突的深刻体验,通过艺术的提炼和加工,形象化地概括为善与恶、爱与恨、生与死、欢乐与痛苦、理想与现实、幸福与恶运、光明与黑暗的对立冲突。他常常用一个冷酷无情的音乐主题来代表人生道路上的障碍或敌对势力。这个音乐主题往往贯穿在音乐作品的始末,象征人们在追求光明幸福的历程中,每前进一步,都必然同这个恶势力发生冲突,必须同它进行搏斗,主人公要经受痛苦和折磨,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牺牲生命。就这样,对幸福光明生活的渴望同窒息人生的黑暗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对立冲突,构成了柴可夫斯基代表性音乐作品(例如第四、第五、第六交响曲和歌剧《黑桃皇后》等)的悲剧性内容。这种来自生活的艺术概括,充分显示了柴可夫斯基现实主义音乐的艺术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间值得#TOP225-30位古典音乐家柴可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