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选读:两汉(六)悲愁歌

悲愁歌

刘细君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乌孙:汉代时西域国名,在今新疆温宿以北、伊宁以南一带。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帐篷。旃(zhān):同“毡”。黄鹄(hú):即天鹅。

我家里把我嫁到遥远的地方,从此和家人天水一方;寄身于遥远的异国他乡的乌孙国王。

在广阔天地下的毛毡房里,以肉为食,喝甘甜的乳汁。

住在这里常常想念家乡,心里十分痛苦,我愿化作黄鹄啊,回我的故乡!

      刘细君的身份地位可谓显赫:玄祖是汉文帝刘恒,曾祖是汉景帝刘启,祖父是汉武帝刘彻之兄江都王刘非,父亲是承袭江都王王位的刘建。因此,刘细君是汉武帝的侄孙女,是真正具有皇家血统的宗室之女,是名副其实的皇室公主。汉武帝为结好乌孙,封刘细君为江都公主,下嫁乌孙国王猎骄靡。她是早于昭君出塞的第一位“和亲公主”。

      乌孙,中国古族之一,以游牧为生,汉时生活在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与汉距离遥远。据《汉书·西域传下》记载,乌孙国与匈奴结盟,匈奴不断骚扰内地,为钳制匈奴,断其右臂,汉武帝采纳张骞建议,遣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为公主,嫁给乌孙王猎骄靡。刘细君出嫁时,汉武帝“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侍御数百人,赠送其盛”。

      一到乌孙,细君公主就将陪嫁物品分给百姓,备受爱戴。因为细君公主皮肤非常白嫩,乌孙百姓爱称她为“柯木孜公主”,意思是说她的皮肤像马奶酒一样雪白。遗憾的是,当时的乌孙国王猎骄靡已经年老体弱,而刘细君正值豆蔻年华,加之语言不通,水土不服,习俗不同,刘细君自然是孤苦悲伤,度日如年,分外思亲,故作《悲愁歌》一诗。

      诗歌以第一人称的自诉,表现了公主远嫁异国、思念故土的孤独和忧伤。

      诗的首两句“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写乌孙公主以哀怨的语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汉朝把我远嫁于在天一方的乌孙国王。看似客观的自我介绍,其实蕴含着无限的伤感和怨愤。这里的“吾家”,并不是指刘细君的父亲江都王刘建,而是以汉武帝刘彻为代表的汉帝国。

    刘细君是为了刘氏宗族的利益而远嫁乌孙的。此“嫁”,实为和亲,寓有一定的政治目的。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与少数民族和亲,无疑具有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交流各方面的意义。然而,这种于国于家有利的“美人计”,于公主自身却是人格的变异和人性的束缚。“天一方”、“远托”、“异国”等冷漠字眼已透出哀怨之信息,下面着力的渲染更见其甚。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两句描写了乌孙与汉朝在居住、饮食方面的截然不同。远嫁异域,不仅举目无亲,孤苦无依,而且生活环境也令人难以忍受。这里没有崔嵬的宫阙、和暖的春风,没有美味佳肴玉液琼浆,而是以穹庐为室,毛毡作墙,饮以辛酪、食以膻肉。这与内地迥异的生活习俗,对从小过惯汉朝宫廷安逸生活的尊贵王女来说,无疑难以适应。

      远离故国亲人,生活又难如愿,思乡怀归之情于是不可遏止地爆发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直抒胸中郁结已久的忧思,凄婉哀怨,摧人泪下。明知远嫁之意义,回归之无望,又盼展开想象的双翅,化作黄鹄,自由飞回久别的故乡。据史书记载,刘细君后老死乌孙,终生不曾归汉。想象中的满足与事实上的不能,构成强烈的矛盾冲突,加重了诗歌的悲剧气氛,意蕴深广,耐人寻味。

2022.1.30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古典诗歌选读:两汉(六)悲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