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杨小杰坚持分享第525天2022-1-31约练挑战第8期第2周第 次

用叙事的语言来说

叙事取向很重视属于个人独特的知识与能力,称为在地性知识,其中往往存放许多珍贵与热情故事的情节。在叙事治疗概念里,很重要的是要先把眼光对焦在人们“生命热情”的存在,也就是人做哪些事情的时候,眼睛是发亮的、笑容是满足的。

不过从儿童发展的概念,或文化里对儿童的期待,我们习惯不去关心孩子的“热情”在哪里,而是关注孩子“应该”要会什么、做什么,才是正确的、有用的。大人对于孩子常有许多订定好的“标准”,这些标准代表“主流”文化的观点与要求。

五岁的孩子会背英文字母A到Z,是“厉害”;五岁的孩子会开始认识一些字,则是“厉害”;因为这些“厉害”在大人的眼里是“有用”的。五岁的孩子花了许多时间把家里的凳子摆成乐器,享受又投入的打鼓,而不愿意花同样的力气去学认字、背英文字母,可能就会被评为“可惜能”。但那却是孩子在五岁的生命时刻里,非常独特的能力与热情。

若把“在地性”与“主流”比喻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视野,往“在地性”的视野望去,许多活得和主流期待不同的孩子,生命似乎只剩下不足与问题。在这样的眼光之下,孩子的生命只会日渐干涩,如何有力量往健康与丰富走去?

叙事取向助人要叙事氛围里和儿童接触,视野上要学习打开、再打开,打开到可以跨越“应该与正常”,跨越“主流的标准”,看得见孩子更多的美好。叙事取向深信,看见人的天赋和美好,能让人获得尊严与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原焦点团队杨小杰坚持分享第525天2022-1-31约练挑战第8期第2周第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