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做题家”的一点感想

最近这个话题很有争议,作为“小镇做题家”的一员,很想谈谈我的想法。当我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我并没有很大的触动,更没有什么被歧视的、被嘲讽的感觉,更多的感受是,这是对我过去的某种状态的描述,仅此而已。

可能最近这几年的学习下来,我对于内在的探索比较多,很多过去的缺失和缺憾都补回来了,所以没有那么地敏感了,以前的我也是会很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脆弱的内心,很害怕被批评,更害怕被误解。

以前的我,好不容易才从农村走出来,在市里面上高中,一贯要强的我,坚决不允许自己“不知道”,害怕自己无知的样子被发现,所以总是装作什么都懂的样子,遇到不懂的,甚至找一些现在看来很可笑的理由来彰显自己的无知不是自己的问题。当时有个远方亲戚回老家,告诉我他在沃尔玛工作,那时候我对超市的认知局限于学校后市场的购物超市,完全不知道沃尔玛是什么。那亲戚问我,你居然连沃尔玛都不知道?我还傲娇地说,我知道的东西不算多,但也不算少,既然我不知道它,那说明它的知名度还不够,这是它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亲戚顿时哑口无言,只好笑说,你这样说也有道理。那时候还以为自己很聪明,说赢了对方,后来才深觉自己的可笑。

以前的我是不允许自己有一点不好的地方的,尤其不能接受被误解和被批评,一定要拼了命地去解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原有,妄图证明“这不是我的错,我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现在我可能不会那么执着于解释了,我自己有对自己的客观认知和判断,不会轻易地因为别人的一两句评价就否定自己。就好像上次部门的某个读书打卡活动,我们的领导发起了30天读书打卡计划,每天15分钟,打卡读书笔记,活动主题是共同学习某本书。当时发起的时候,说要一起学习这本书,我是属于阅读速度比较快的人,那本书只有10章,于是一天一章,我10天就看完了,所以后续没有再打卡。后来开月总结会的时候,把读书打卡的数据作为落实得不好得工作内容拉出来展示的时候,我打卡的时间是最少的,看到数据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得委屈,我的领导没点我的名字,只轻飘飘地带过了一句最少的人只完成了多少天,但是我没有去解释什么,我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完成的情况如何,后续虽然没有打卡,但是我有在学习和阅读其他的书籍,所以我并没有太多情绪的波动。但如果是以前的我,一定会忍不住去解释的,因为我以为“被误解就意味着我是不好的,我就不会再被重视和信任了”。这对我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再回到“小镇做题家”这个主题,作为大城市的后来者,有很多东西是我不懂的。比如我永远分不清车标,辨别不出车的牌子,只有个大概的感觉,这车应该挺贵的,但至于有多贵,我也懒得去深入了解;很多奢侈品的LOGO我也不认识,只知道看衣服的材质,感觉挺好的,仅此而已。我会很大方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不再害怕被人发现我的无知,甚至大方承认自己目光短浅,很多东西没见过没了解过,我会享受新事物带来的新鲜感,而不再感觉到局促或不安。

所以,当遇到一些偏见或者是误解的时候,是不是真的就要据理力争的,我觉得大可不必,方平心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人和人的悲喜并不相通,我们互不了解,但没关系,我允许你有你的感受,也允许你有你的想法,但是关于我的,我有自己的判断和认知,只有我自己最了解,你当前看到的我,到底有多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镇做题家”的一点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