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是一个想象的过程。知识结构不能偏废,不然制约想像力。
读后感:这个观点令我耳目一新。
2.网络上很多人写的东西都一样,这跟年龄和阅历没有关系,是阅读经历、知识结构的问题。二十五六岁的小伙子,他读书多,很可能和九十岁的老头思维方式类似。过去说作家需要生活,不对。作家需要的是想像力。卡夫卡、博尔赫斯、卡尔维诺,他们有什么特殊的生活经历?
读后感:我曾经就想过这个问题:大多数的作家成名在25岁左右,他们的成名作,或许和后来的作品相比没有那么成熟老练,但已经远远超过他的同龄人的思考深度和广度。我曾百思不得其解,他们书中见识和感受从哪里而来?阿诚的话解答了我的疑惑,这些统统从阅读中而来(当然,也有极少部分从生活中得来)。
3.你的阅读面窄,只有两三根棍子,来回搭,也没有多少组合。别人就有很多根棍子,来回搭,变化就要多得多。读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冲击力越大。
读后感:写作好比做菜,写作者好比厨师。刀法、火候的确很关键,但归根结底你得有食材呀——多样的、好的、足量的食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4.你读书读多了,才知道我们以前有过多少好东西。
读后感:阿诚喜欢读旧书,并且读过许多旧书,所以他这么说。
5.年龄越小,受到的禁锢越少,写起来越应该天马行空。
读后感:虽然写作是需要积累的,好像年龄越大,阅历越丰富,技巧越娴熟,写得一定会更好。而实际上人越老越麻木,越容易想得太多。
6.读书要有“素读”的习惯。你不带任何成见地看(交流的前提是必须知道别人完整的东西,否则我们学到的东西就会少。)。哦这是某某的书,他想要说些什么。他总有点好的东西。他说他不好,那你说出他不好在哪里,这也是一个鉴赏力提高的过程。我们原来在云南,能看到的就是毛选。第一遍看,说的是什么。第二遍看,哦我觉得我有我的观点了。第三遍再看,我又把自己否定掉。一本书变三本书。看的逐渐多了,速度快。看书会很快。三五分钟,你就翻着,翻着翻着,有意思的东西自己就蹦出来。
读后感:这两年读书我最大感悟是阅读是需要学习的。通过学习,你才会知道在我们身上隐藏着多少阅读陋习,它直接影响阅读的效率和效果。我欣幸在这一点上,自己没有走弯路。
就比如阿诚说的“素读”,不带任何评判地去读,就有很多人做不到。读书如果遇到意见相同的便沾沾自喜,你瞧,我说的对吧,我好厉害;遇见意见相左的就视为异类本能地抵触。这种人,用释学中的名词来说就是“覆器”,像一个倒扣过来的盆子,什么新鲜东西都进不去。
读书(交友),要善于去发现每本书(每个人)的优点,虚心向他学习请教。
7.写作我觉得有两种。一种是拿自己开膛,五脏六腑都掏出来,热气腾腾的让你看。另一种是拿出自己的肠子来,只切一小段。作料啊什么的都加上,刀工也好。头一种有这么一个问题,你掏可一回两回,再掏没的掏了。
读后感:写作有两种。前者是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来写作,写得原汁原味;后者是从自己或者别人生活中截取一小段真实,借题发挥,添油加醋,加工成为一件作品。前者属于非虚构写作,后者是虚构写作。
8.阿城说话技巧非常好,机锋百出,稍不留意就会错过字里行间的弦外之间,是成熟的沙龙文化或茶馆里的说话文化。他的文章视觉感很强,文风冷酷,常意在言外。善用闲笔,看似与文旨无关,但营造的意象更丰富,重视细节,观察力敏锐。他的想法很后现代,是去中心化的。他的文章总有出人意表的逆势思考。他喜欢新的东西。有人曾说你可以在他的眼镜背后看到一团魂魄。他是一个新旧结合得很好的人。
读后感:这是一位记者对阿诚的评价文字。“谈话技巧很好”,我没有看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很善于倾听、观察、思考。他人狠话不多,一旦开口就会让人灵魂震撼。他看问题入木三分,却不严肃也不认真,姿态非常松弛,身在其中,却又仿佛置身事外。特殊的十年,有的人控诉,有的人感叹,有的人则心有余悸,大家的关注点都在知识青年身上,只有他这位知识青年关心广大农民。
9.有人说我的文字空灵,我则希望我的文字做到的是饱满、响亮。
读后感:这句话说的是别人对阿城文字的评价和他对自己的期望,果然,我眼中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是不一样的。《脱腔》是我看的他的第一本书。一本小集子,二分之一的内容是为人文杂志写的卷首语、为他人新书作的序,另一半是聊天记录,所以我从这本书看不出他的文字风格,但能感受到他的通透,超然物外。
10.思想是一张网,而不是一条线。
读后感:文章是线性的,开头、中间、结尾,必须有条理有层次。而我们的思想却是一张大网,这个网上有无数个节点,无数个走向,无数种关联(关系)。而写作便是把网状的思维转换为线性来输出。所以写作非需要清晰的头脑和安静的环境不可?另外,想得越深,书读越多的人,他们的思想之网会越大越密集越复杂?
11.写作有隐私性,隐私的东西公开,常常会冒犯人,就好像客人来了,你忘了收起晾着的内裤。真诚是有杀伤力的,要求别人表达真诚,先要估量自己受不受得了。
读后感:写作的隐私,我很早就注意到。很多人来会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写起,事无巨细。我很少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即使写也很谨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希望给现实中的任何人带来困扰。作家的小说一上市,有很多人便会去猜想书中某位人物的原型是谁,甚至主动对号入座。所以作家的“真实”,不能是真正的“真实”,而得是加工处理后的看起来“真实”,这既是艺术的需要,也是一种无奈。
12.我的写作习惯是,写到一个地方,有了新的想法,就将在写东西编一个号码,把它存起来,另开一个新档,按新的想法写下去。再碰到想法时,再存起来,再开新档。所以电脑里头大概有3000多个这种档案号码。每天开始写的时候,随便找个档案,比如“978”,其实完全忘了里面写的是什么。我是故意这样,因为人都是看别人的东西会比较刻薄,这样我等于在看别人的东西,会批评得比较刻薄。如果看了以后觉得不行就把它删掉,如果看了还有点意思,或者看时突然又有可能接下去的东西,那就再接下去,所以东西其它有很多,但都需要时间考验。
读后感:我最近也是这样自我训练的:每个文档只记一件事或者只记一个观点,争取把它说清楚讲明白,不管多少字数,也不管这个观点多么幼稚荒唐,只单纯地为了记录防丢失。有趣的是,经过时间的发酵,过段时间再看它,仿佛彼此都不太认识,这是我写的吗?我当时是这样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