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量感(一)

2011版课程标准的10个核心词是: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2022版课程标准的11个具体表现词是: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仔细对比,会发现新增了量感。

量感中“量”字,到底怎么读呢?既可以读第二声,也可以读第四声。如果读四声,那么“量”就是个名词,这个量感就与2011版课标中的“数感”高度重合。因为“数量”本身已经在数感之中。如果读二声,那“量”就是个动词,感觉上可能会认为与2011版课标中的空间观念有交叉,但实际上并没有。因为这时的“量”是一个真实的动作,被“量”的对象或者是一个平面图形,或者是一个真实物体,总之要动手操作才行。而空间观念中的关键词是“抽象”、“想象”、“描述”,除描述之外,其他都是空间想象有关的思维活动,关注的焦点在于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或一个图形/物体的几何特征。读二声的“量”,与这些关系都不大。

这样来看,在2011版课标的10个核心词当中,感觉上与量感比较接近的数感和空间观念,其实与二声的“量”都没有直接关系,量感作为2022版课标中的新增内容,为具体内容中的测量建立起与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间的联系。但这并不是新增量感的主要原因。

今天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信息时代的课程内容,不能仅以知识、技能为目标,与学生未来职业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核心素养,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增长见识,培育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的方向。如测量的技能可以灌输,但量感灌输不了,所以数学课程既要有作为具体内容要求的测量,除了作为知识、技能存在之外,也要有作为核心素养主要表现的量感引志,拓展出学习者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尝试的可能性,激发出长见识、悟道理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发展“三会”核心素养的过程和载体。这才是新增量感更为重要的原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什么是量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