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心与心的联结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49—54篇导读

        “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吧!你如果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这是陶行知先生对教师的殷殷期望。与儿童的心灵真正联结,教育才能如阳光一样投射进去,春风化雨,滋养孩子的精神成长。

      《自己人,什么都好说》提到的“自己人效应”,正是一致吸引律的体现,人们喜欢那些和他们相似的人,从观点、态度、价值观到性格、爱好等,这种心理趋向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在师生间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如果学生喜欢老师,彼此成为“自己人”,教育就迈出了可喜的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有时候因为沟通不足,学生难以感受到教师的真正意图,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学会以爱育爱,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教师对他的爱,那么表扬也好,批评也罢,都会产生催人奋进的力量。

      《人际之间的跷跷板》提到的“互惠原则”,指人们总是采用尽量相同的方式回报别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这种心理就像跷跷板,需要在彼此的给予和获得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对这种心理的把握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与人沟通,帮助那些不太受欢迎的孩子改变行为方式,进而改变处境。需要注意的是,“互惠原则”并非利益交换,而是在主动关爱、帮助他人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教育中要正面引导,避免用功利心来计算取舍,让情感体验成为等价交换。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以“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提示人们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压制、胁迫、强加的外力影响反而会将结果引向对立面。人人都有自主的需要,没有人愿意被人强加意志,正如物理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压迫越重,反抗心理也越强烈。这不仅仅表现在处理学生早恋的问题上,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如果靠施加压力来督促和要求,结果必然不尽人意。就像大禹治水一般,用“疏导”的方式来解决远比硬性强制要有效得多。教育需要走进学生心里,孩子需要的是倾听、理解、尊重,如果能让孩子感觉到他是被爱的、安全的,心灵才会敞开,才能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带着敌对情绪越走越远。

      《美丽的玫瑰花》中提到的“霍桑效应”,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异曲同工。譬如课堂上有的孩子游离于学习之外,教师讲得再精彩、细致也很难达成教学目标,因为学生的心不在课堂上。要改变这种现象,一是态度上要尊重学生,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二是方法上要注重倾听,通过有效交流查找原因,听取意见,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包袱,在教师的关注、鼓励中轻装前进。

      《美味的肉汤》以“登门槛效应”来解释当一个大的要求或目标被分解为若干较小目标或要求时,人们比较容易接受的心理现象。在教育教学中这种心理特点运用得当,对促进学生递进式发展很有帮助,在品行、习惯、学习等方面的培养过程中都可以使用。当然教师在实践中要既见林又见树,既有整体、长远的发展目标,又能着眼当下,将大目标分解到每个学习环节中,为学生的成长搭建起阶梯。

      《拆掉屋顶还是打开天窗》中的“留面子效应”,其实是与“登门槛效应”相对应的心理现象,先提出较高的目标要求,再降低一些更易让人接受。这种心理特点提醒人们,在与儿童进行沟通交流时,要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特别是批评的时候要掌握分寸,使他们能接受。《菜根谭》中提到,“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教育仅有好的出发点是不够的,想达成教育目标,还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角度去想问题,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想起学生时代读过的那首小诗《小花的信念》,那些温暖的句子还在脑海中——“它们相信/ 石头也会发芽/ 也会粗糙地微笑/ 在阳光和树影间/ 露出善良的牙齿”。教育是心与心的联结,以爱育爱,以德养德,用尊重、理解、宽容为孩子的心灵建一座绿洲,你会发现,微笑不仅停留在彼此的脸上,还有心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是心与心的联结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49—54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