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孩子概念认知引出的教育问题

当你向一个三岁的孩子,比如,向我的儿子讲什么叫狗的时候,你说该怎么教他?

那你只有找到几条狗,然后告诉他,那个是个狗,这几个也是狗,这样孩子有了这些形象的感觉,自然就知道什么是狗了。当然了,你还可以把一个画册,或看动画片,他问你这是什么,你说这是狗,你只能指向一个具体的东西,告诉他,这是什么,然后说是狗。

如果没有一个具体的狗的形象,你是无法告诉他狗到底是什么的。这是一个概念的来源,其实是从归纳到抽象的过程。

说白了,我先给狗下了一个定义,然后,再告诉我儿子,哪些东西是狗,但是,我们知道,刚开始认识一个概念,一般是先从外延性的定义来开始认识的,然后逐渐认识对任何一个成员,它要具备这个特性,最后他就知道狗是什么,然后,经过训练后,他以后再遇到狗,一下就描述得简洁了。

很显然,狗是一个内涵性的定义,但认识它是通过外延的方式进行的,我是在说什么呢?

外延性的定义下起来不够紧凑,内涵性的定义是比较紧凑。但是,我们去认识这个内涵性概念的时候,是先从外延性的定义,然后逐渐把它抽象到内涵性的定义,从而把概念认识得更加严谨了。

联想到我们的教育,比如应试的教育,没有取得成效,或者说意义不大,就在于概念搞反了。或者说,这两者之间没有结合好,只向学生灌输概念,但这些概念是如何来的,应该如何理解,应该如果结合现实去理解,换句话说,只告诉你答案,而不告诉你这些答案是如何来的,它的来龙去脉是什么?

这就是等于把脑袋的一半削掉了。所以,问题很大啊。不过,咱也管不了,只是从逻辑上,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应试教育问题很大。

有些情况下,对学生来说,背答案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挫伤他的创造性,让他当一个书呆子。

我个人认为,人类有两大陷阱,虚荣心与侥幸心。而两者实质都是违背社会规律的。人类有时太自以为是了,所以往往管得太多,比如:管吃饭,拉屎,穿衣,戴帽,留辫子,裹脚等等。

因此,人类的本灵性却被管麻木了。其实人的天性会自然选择自己的风格,你不用格外去操那份家长心,点到为止就行了,而人类的天性之间会自然融合,管的太多反而会阻隔融合,延缓世界大融合的脚步。

因此,当很多家长把读书当作比赛,这一定会影响小孩的逻辑性,为什么?

因为你拼命地塞给他许多知识,他只有概念,而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这些概念,并把这些知识理顺排序,人的大脑是有记忆倾向的,很多不喜欢的东西,你可以强塞进他的大脑,但他很快就会忘记得一干二净。

因此,要符合人类的认识科学客观规律,人对新知识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足够的时间,但你不给,那他怎么会有逻辑呢?

也许你会认为,让孩子们先把这些知识强记下来,到以后有时间再慢慢理顺排序好了,可到了以后,他已形成了缺乏逻辑的惯性,这时已推翻了你当初的设想了。他一旦养成不思考的习惯,一旦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而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并品尝了甜头,他可能会强化这种思维习惯,从而认为死记硬北是有好处的,而且是可以得到别人的赞扬的,因此,他以后再也不会形成一种逻辑性的思维了。

这个思维的惯性,一般人,很少有意识能反省的,因此,死记硬背对人的思考能力,伤害极大。

人是听生命惯性的。这也是应试教育不出天才的原因。幼儿时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着急教育是在折损天才。人类大脑自有定律,不要着急,也不要上火,更不要拔苗助长催生智力。

看大家能不能理解吧,逻辑应该是很简单的。

而,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思维,是一种拔苗助长的思维,一个人的年龄段有他的心理特点,你强制让他学习一些不符合他生理心理特点的东西,他最终等于白学,孔子说,按个性来教学是有道理的。

因此,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思维,恰恰让一个孩子在起跑线输掉了,现实就是这么残忍。那为什么,还有很多人相信呢,这不得不说这是教育商业推广的巨大力量。因此,教育,也早就沦为了一种商业行为。

说了一大堆,个人想法,信不信没有关系,希望能引起你的反思,你可以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然后,再决定如何救救孩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岁孩子概念认知引出的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