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标签是好是坏?

贴标签对人的成长会起到什么作用?从下面两个研究里我们有什么启发?

研究一:纽约大学的一个研究 是考察“贴标签”建立认同感这个做法,对孩子的社交模式有什么影响。

研究者找了139个四到五岁的小孩,把他们分成两组。

对第一组的小孩,老师会用语言去暗示他们做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比如说“如果有人需要把东西捡起来,你可以做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我们把这组称为“认同组”。

第二组则可以叫做“行动组”。老师会鼓励孩子去做一件事儿 —— 比如说“如果有人需要把一个东西捡起来,你可以去帮他一下。”

这两种说法的区别有点微妙,一个是“做什么人”,一个是“做什么事”。

研究者给这些孩子安排一些帮助别人的任务,看看他们会怎么做。

结果是,如果这个任务非常简单 —— 比如地上掉了一支铅笔,让孩子把铅笔捡起来 —— 那么认同组的孩子就更愿意去做。“爱帮助别人的人”这个标签在他身上的确有一个正面的作用,使得他更愿意帮助别人。

但是,这个研究的关键在于,如果遭遇过一次挫折,结果就不一样了。

比如说,研究者让孩子把桌上的一个盒子给收起来。那个盒子里装了很多乒乓球,但是盒底是坏的,孩子一拿盒子,乒乓球就撒了一地。还有让孩子把一个玩具收好,可是那个玩具其实是散架了,孩子一碰就坏。这些其实都是研究者故意设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经历挫折。

但是孩子们可不知道。对孩子来说,等于是他本来想去帮忙,结果把事情搞砸了。这是一次挫败!他感觉很不好,认为是自己没完成任务。那好,经历了这么一次挫败之后,再让两组的孩子去完成一个别的、稍微有点难度的任务,认同组就有点不行了。

老师说,谁愿意帮老师把这个玩具放到房间那头的袋子里?这时候认同组的孩子就不再那么积极主动了,自告奋勇去帮忙的反而大多是行动组的孩子。

然后研究者再问那些没有举手帮忙的认同组的孩子,你是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吗?发现这些孩子的自我评价也降低了。

研究者分析,这是因为认同组的孩子陷入了非黑即白的固定思维模式:我或者是个爱帮助别人的人,或者不是。本来他们也想证明自己是个爱帮助别人的人,但是一次帮忙失败之后,就背上了思想包袱,害怕再次失败。结果再有帮忙的机会就没有帮……结果就认为原来我不是一个爱帮忙的孩子。

可是行动组的那些孩子,他们就只是行动而已。这个研究结果跟德维克的经典研究是一样的。同样是做习题,研究者夸一些孩子“聪明”,另一些孩子“努力”,给他们临时建立一个固定或者成长思维模式。接下来如果是面对简单的题目,聪明组的孩子的确更愿意回答。但是面对难题的时候,聪明组的孩子就不愿做了,因为他担心难题会证明他不聪明。

而那些努力组的孩子,总是乐于尝试。

研究2:来自美国的南方卫理公会大学,这一次的受试者是377个大学生,项目是改善性格。很多人对自己的性格不满意,有的人希望变得更外向一些,有的人希望头脑能更开放。研究者想问的问题是,性格,是说改善就能改善得了的吗?

我们知道“性格”其实很难严格定义,但是心理学家还是有一套比较简单也比较稳定的方法,能大致测量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性格,比如说内向还是外向。研究一开始,研究者通过问卷测验,对每个受试者有个性格判断。

然后在接下来的15周里,每周开始的时候,受试者要选择两个任务,来训练自己的性格。比如说,你想做一个更外向的人,那这个任务就可以是在超市里主动跟服务员打招呼。更难的任务则是在一个集体活动中,你能不能要主动站出来,起一个领导作用。

再比如说,如果你想做一个思想更开放的人,你可以去读一篇介绍某个外国的文章,或者去跟一个和你观点对立的人对话,理解他的想法。

而研究发现,这些任务的难度并不怎么重要 —— 真正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完成了这些任务。

实验结果是那些做到了每周完成两个任务的人,15周下来再做性格测试,发现的确有改善。这是一个好消息,说明人真的可以主动改变自己。

而坏消息则是,如果你宣称要改善性格,参加了这个项目,每周也按照规定领了任务 —— 但是你没有真的去完成那些任务,那测试结果就是你的性格不但没有往你想要的方向改善,而且还会往相反的方向走。研究者推测,这也许是因为这些人自己也对自己很失望,士气受到打击,做性格评估的时候就更没有信心。

这个研究的结果:对外宣称要改善性格,这就相当于给自己贴了个标签。但是关键不在于贴标签,而在于之后能不能做到。能做到,这个标签就是真的;没做到,还不如不贴。

从以上两个研究总结:对于孩子我们还是重点引导他的行为为好,贴标签反而容易给他们带上思想包袱。成人嘛,我们还是更关注于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吧,贴了标签做不到反而适得其反。

你可能感兴趣的:(贴标签是好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