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肆、桅、撕”等7个生字,会写“艘、航、肆”等14个字,正确读写“航行、风平浪静”等9个词语。

2、复述故事,体会小说情节环环相扣的特点,感受船长机智、果断、冷静的形象,学习侧面描写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指导学生冷静处事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美国基辛格曾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我想说,生活中总有一些头脑冷静的人在危难关头,使我们转危为安。今天我们一起,我们再次走进《跳水》,学习这位船长的处事方法。

二、学习检测,男女比拼

1、写出“肆、艘”的笔顺

2、读准下列字音

桅杆    吓唬    龇牙咧嘴    海鸥    瞄准   

撕帽子    钩住    放肆    扭身    航船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中的角色有    、      、      、      。

(2)补充故事情节:水手拿猴子取乐——(    )——(        )

(3)文章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4、孩子得救了,船长把惊魂未定的孩子抱在怀里,他很想知道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如果你是刚获救的孩子,你会怎么把整件事情讲给爸爸呢?

5、孩子讲完了事情后问爸爸,您为什么要用枪逼我跳水呢。如果你是爸爸,你会怎么回答孩子呢?

小结男女比拼结果,教师点评。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文学家,他最有名的作品是小说,这篇文章就是一篇小小说。

三、整体感知,探究情节

1、有人说开头有点罗嗦,换成这样的行不行?

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显然知道大家在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在一艘帆船的甲板上,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显然知道大家在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预设:“往回航行”表明环游世界的任务完成了,大家心里很轻松;“风平浪静”表明水手没有事情可干,于是才有了拿猴子取乐的心情。

那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往回航行”“风平浪静”就没有水手拿猴子取乐的事情。

请大家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角色之间的逻辑关系,试着用这样的句式来说。

如果没有—————,就没有—————

明确:文章巧设铺垫,环环相扣。

提示:如果没有水手的哈哈大笑,就没有(猴子、孩子)—————

明确:水手的笑对于推动故事情节有着重要作用,孩子的心理描写则是小说扣人心弦的抓手。

小说是内容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虚构的成分,从本课我们发现,因为作者前有铺垫,后有照应,所以环环相扣,情节显得合情合理,所以大家在编写故事发挥想象的时候,要注意前后之间的关系,使之合情合理。

四、分析人物,学习写作

你们觉得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它有什么特点呢?

预设:孩子,因为作者把他写得很详细,他为了面子,做事不顾后果。

提示: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主要人物应该是父亲,因为他机智、果断,冷静地让孩子化险为夷,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而孩子和水手只是从侧面对父亲形象起衬托作用,所以本文塑造人物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五、拓展延伸,仁爱之心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有“取乐”这样的行为吗?

屏显: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甘肃一19岁女孩跳楼事件

中国的看客,仅仅是麻木的围观,鲜有平息事态的援手。围观者双眼紧观事态发展,交头接耳更有甚者叫好鼓劲。“这热闹不看岂不亏了!”助涨施暴者的嚣张,削弱轻生者生存的信念。

新冠肺炎时志愿奔赴武汉的四万多医务人员,终南山、李兰娟

结合课文,结合这些事例,请同学们来谈一谈自己所获得的启示。

同学们,鲁迅先生曾说中国的看客是教育不良的结果,相信在教育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希望同学们能在危难关头用自己的冷静和智慧,为更多的人化解危难,去做那些勇敢的人,成为我们中国人的英雄。

你可能感兴趣的:(《跳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