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日更文《拎得清》

今天坐在电脑前,主要是完善昨天的更文《珠儿》,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写故事文。虽然心中有构思,第一稿是上周二就拟得差不多的,可是从第六节起,就一直磕磕绊绊,老是觉得自己的文字没有表达出我的想法。

想起那天看王蒙先生的文章,就说到文字的功能,就是可以把人类抽象的情感概括出来,如幸福,高尚,崇高,献身,仁义,道德,方向等。 所以,读到一些好的文章,你就能体会到作者赋于其中的情感或经历,并反射到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种共鸣感。

今天在我写的不顺利时,阅读了学友“麦田2019”的一篇妙文,深深地吸引了我。这篇文章叫《拎得清》,只有500多字,却把条理清晰地把“拎得清”一词拎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拎”的呢?

首先,她给“拎得清”一个清楚的定义,一个词,就是“目标”。并且指出,所有的动机,离开目标,过程再花哨,也不会有好结果。并用大家熟知的夫妻吵架例子来佐证,吵得再厉害,偏离了解决问题的目标,耗时耗力也伤感情。所以,拎得清也是种做事情的方式,“在做事情前,先思考下目标,提高效率”。

其次,她又认为“拎得清”也是为人处事关系的处理。在作者看来,拎得清的人,一定是清楚在日常相处中,知道彼此的边界。简单的说,就是知道哪些话可以问,哪些事不要去打听。“包打听”和“大嘴巴”都是现代人不喜欢的两类“拎不清”的人。

最后,作者讲了自己对“拎得清”的一个观点:就是“做事的专注度”。她认为“每天的事情,能有节奏,有计划的一件件进行,就是拎得清的做法”。确实,要做事有条理,要完成任务和保证效率,就需要每个人都要投入精力去规划,践行,有什么不妥当,在发现后要即时去解决。完成这一系列的操作的人,绝不是思路不清,行事拖沓的人。

这篇《拎得清》,结构清楚,层次分明,每个观点也分析得到位,是自己喜欢的文章风格。如果说有需要优化的,也有两点:

第一,“拎得清”是上海的方言,虽然有观点说最早出现在宁波话里,但那是因为上海开埠后,很多宁波籍移民到上海发展,“拎得清”一词就在上海滩发扬光大,并一直保存并活跃在现代的沪语里。现在是因为影视剧或综艺的传播,其它地方的人也会说,也用对场合。

另外,如果作者可以在阐述每个观点时,佐以一些大家能知道的例子,就让文章更活泼,吸引阅读者。比如最近大火的以上海为背景的《安家》,里面的“徐姑姑”,就算是一个拎得清的正面人物形象,而“房似锦”,好多时候就属于“拎不清”的代表。

《拎得清》一文着墨不多,道理明白,这种文章,是自己学习的方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点评日更文《拎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