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欲望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

图片发自App

日本大前研一在他的《低欲望社会》一书中写道:“日本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无论物价如何降低,消费都无法得到刺激;经济没有明显增长,银行信贷利率一再调低,而30岁前购房人数依然逐年下降;年轻人对于买车几乎没有兴趣,奢侈品消费被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能打发就行。日本已经陷入“低欲望社会”。

日本新一代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不炒房、不炒股、不结婚、不买奢侈品,宅男宅女越来越多,一部手机便框定了自己生活的所有。

连著名导演北野武都说很不理解自己的儿子,90后的他对挣大钱买豪车什么的全无兴趣,最喜欢的事情竟然是在门口小吃店排队,买一个好吃的便当。

图片发自App

《不求上进的玉子》女主角是一个典型的低欲望青年。

很多人说,90后已经变成“低欲望一族”了,20多岁的人了,不想工作,不找对象,也不肯生娃的,他们就像横亘在人类社会发展轨道上的巨型米虫,光知道消耗粮食了。

不少小伙伴说,可以感受到自己和身边人的丧,但却不是很理解“丧”这种感受到底是什么,应该如何看待和应对它。在我看来“丧”其实就是“低欲望”的外在表现。

大约两三年前,“丧”还被叫做“反鸡汤”。当时一位网红推送了一批粉丝们的信念感悟,标题叫做“别叹气,因为永远都有更难的事在后面”,引发了大量的共鸣。

图片发自App

从那时起我们就发现,很多90后不再相信明天会更好,也不再相信只要坚持、努力、乐观,就能取得想要的未来。在2016年,葛优瘫是他们的生活状态,马男则是他们的世界观。

于是得过且过的低欲望生活状态被大力推崇,人生除了生死,一切都是浮云,过好当下就好,即使有一万个美丽的未来,那也只是遥远的念想,无法企及。

就我自己对九零后表弟表妹的情况的了解,发现确实也是如此。问表妹毕业后想干嘛?有什么人生规划?有什么梦想要奋斗实现?表妹淡淡一笑地说:表姐,毕业能考个事业编制,每个月有稳稳的薪水拿,我就别无他想了。

图片发自App

表弟呢,毕业前,父母要求其考国外学校申请留学,表弟拒绝,要他考公务员,毕业就考入体制内工作,安稳过日子,这是六零后七零后父母的共同心愿,表弟也是拒绝。

表弟毕业后进了一家猎头公司工作,工作一年多觉得没意思辞职在家休息了半年多,哪里也不去,什么都不干,就宅在家里看看电视玩玩手机,看起来不慌不忙,但可把他妈妈我阿姨给急死了。阿姨甚至忍不住来请我去劝表弟不要再赋闲在家,赶紧考研或者工作去,反正怎么样都比待在家里啥也不干强。

反观七零后、八零后一代,其实还是蛮拼的,毕业后不敢结婚生娃,在最好的年华里拼命工作赚钱,总想着肩膀练结实了,才能挑起家庭的重担,所以七零八零后蛮多晚婚晚育的。

图片发自App

再看看九零后,蛮多毕业就结婚的,结完婚马上就生娃的不少,九零后创业的也不少,不像七零八零后,比较大胆,敢放手一搏,七零八零总是在领薪水和跳出去单干中纠结不已,在犹豫观望中错过了房地产、互联网的一波波红利,事后又捶胸顿足,悔不当初。

所以,其实,九零后们不是低欲望,而是欲望在别处。这是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稳定压倒一切的价值观已经过时,我们七零八零后都凹凸了,我们属于不敢想只是默默努力奋斗的一代,而九零后们属于:梦想是什么?我不管,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创业就去创业,想宅着就宅着,我的人生我做主,想咋过就咋过。

其实我觉得,不管低欲望还是有梦就去追,不管是跌宕起伏还是岁月静好,都是个人的一种选择,都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无关是非对错,我们也没必要特意给别人或者自己贴标签,强化突出某个特性,更不应该妄加评判。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多元化价值体系面前,管好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

你可能感兴趣的:(《低欲望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