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从孩子大概一岁左右甚至是更早的时候,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需要之后,爸爸妈妈的育儿生活——“吃喝拉撒睡玩”,又会增加一项,那就是对孩子说“不”。
“爸爸,我要买那个玩具!”
“妈妈,我要吃糖!不嘛,我就要吃糖!”
“宝贝,爸爸妈妈说话的时候你要听话!”
“妈妈都说了多少遍了,你怎么还是这样?!”
对于孩子的各种无理需求和行为,我们总感头都大了。孩子的这些举止轻而易举就能引发我们的怒气,本想着耐心讲讲道理,便已经情不自禁地对孩子吼了起来。
有时候会想,我们不应该拒绝孩子吗?对待孩子不能没有拒绝!年幼的孩子是没办法准确判断对错的,没有爸爸妈妈的有效干涉,极有可能养成不良的习惯,甚至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所以,恰当的说“不”,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说“不”,不仅仅是拒绝孩子
当我们看到孩子某些不合自己心意的行为时,总是忍不住一直说“不要······”、“别······”、“这个不行”、“那个不许”。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他不可能一开始就能事事做得完美,样样不出差错。
玩水弄湿衣服和地板?不行!
家里的玩具、图书随意乱放?不行!
偶尔实在太困没刷牙就睡了?不行!
在墙上画了两笔、贴了几张贴纸?不行!
过多的拒绝不仅把自己累死气死,而且还没有没有多大的教育功效,还容易打击孩子尝试的积极性。
对孩子说“不”,不能只是拒绝孩子,更多的应该是引导和沟通。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候难免会发生一些碰撞,两个孩子就打了起来。我们首先要做的并不是批评教育孩子,而是询问孩子事情的经过,与孩子沟通——因为想要小女孩手里的小汽车。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几个解决办法:可以先用语言表达“ 这个小汽车可不可以给我玩一下?”、如果小女孩不同意可以等她玩完后再玩……
当孩子了解自己行为的原因,同时知道除此之外的解决办法,那么再出现“打人”等不良行为的可能就会降低,直到这些正确的做法成为孩子的习惯。孩子很多错误行为的背后,本质的原因都是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缺乏适当的引导和规范。
说“不”,要让孩子学会共情
当你对对孩子严厉地批评对孩子说“不”时,这种强硬的方式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倔强、逆反心理,你说的他偏不听。孩子虽然小,但是也需要被理解,当爸爸妈妈首先表现出对孩子行为或想法的理解和接纳,再去提出建议时,孩子会更乐于接受。这时候,共情就显得特别有必要。
爸爸妈妈应该经常遇到这种状况:陪孩子外出玩耍一天了,回到家里已经很累了,但是孩子还是要求陪着玩游戏。我们不想直接拒绝这样满心期待的孩子,我们想让孩子理解我现在的感受。
“宝贝,如果你玩游戏玩得很累的时候,回到家里妈妈不让你休息还让你帮妈妈做家务,你会高兴吗?”
“不高兴。”
“对呀,爸爸妈妈现在也很累,累了要怎么样呢?”
“要休息。”
“对的,爸爸妈妈现在需要休息。”
“那你们休息好了再陪我玩。”
“休息好了妈妈还要去做饭呢,不然我们都会饿肚子了。”
“那我来帮妈妈做饭。”
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并且关注他人的情绪。如果孩子能理解了这种感受,那自然而然的就会为他人着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说“不”,不能只看孩子的错误
面对孩子不让人省心的行为,爸爸妈妈总会容易着眼于孩子的错误身上。而这往往会让我们忽略很多不应该忽略的事情。
第一,说的时机是否恰当?
在对孩子说教时,我们自己是否带着情绪呢?孩子现有的情绪状态,是否能听得进我们的说呢?是在人前说教,还是带回家中呢?虽然这些问题我们并不能考虑得面面俱到,但是我们应该保持心平气和的对孩子讲道理,否则,即使讲得再有理,孩子也理解成了指责或者,沟通的渠道也就失效了。
第二,说的是不是真有道理?
很多时候我们没那么有道理,当然也就跟孩子讲不通道理。碰到想阻止说教一番的场景,先冷静想想,我的要求及论证站得住脚么?这是孩子正常的适龄行为么?
比如孩子非要开冰箱,是不是可以顺便教孩子如何使用冰箱,信任他们有能力把冰箱用好;比如孩子喜欢玩水,经常打开水龙头,是不是可以顺便教教孩子如何洗手;如果孩子把水弄湿了地板,是不是可以和孩子规定好要抹干或拖干地板上的水呢?
第三,有没有看到孩子的亮点?
在对孩子说“不”后,我们应该对孩子保持持续的关注:孩子的情绪是否持续低落?在孩子遇到相同问题的时候,有没有向更好的方向来改进自己的错误。孩子做的好,给予鼓励表扬;孩子还是重复以前的错误行为,那么我们就以实际的行动来告诉孩子”我们应该这样做”。
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固然重要,但对于孩子表现好的地方,也要给予足够的关注。被批评的孩子情绪总会有些低落,我们应该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关注与期待,给予鼓励表扬。当孩子感受多了受表扬的滋味,感受到好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后,就不喜欢总被批评了。
图片来源于soogif、网络。本文为芬恩国际园的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收藏。了解更多优质育儿文章,请关注「芬恩国际园订阅号」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