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缓解焦虑,我们选择了假装努力

作为九零后,我们见证了互联网手机的崛起。大哥大、小灵通、诺基亚到智能手机全面屏。信息的传递变的随处可见。打开手机朋友圈或小视频看到别人惬意的生活,各种培训班就不断闪出,工作的压力和知识的焦虑,促使我们想要变得优秀,开始报各种培训班,健身、插画、财经、投资等等。但总觉得时间不够,付费学习各种课程,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时间去努力。生怕落后于这个时代。

虽然努力学了很多,但是过了焦虑的峰值就开始放弃躺平。抱着功利的目的去努力,最终基本就是花钱凑个热闹,学过的东西变成了过眼云烟,缓解了积攒已久的焦虑。最后得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是我不努力,是这个时代出现了问题,我还是躺平算了。

我们很多人学习了很久,就是没有什么改变,问题就出在,我们学的都是碎片,无法建立自己的体系,为我所用。李笑来老师在《财富自由之路》中提到过,我们思维就像一座高大的建筑,每个房间就是一个概念,有的人盖出了摩天大楼,有的人还是一层毛坯房,有的人是精装修的小别墅。一个概念你要研究清楚,是一个新的概念,还是要与你已有的概念磨合。说白了就是我们少了理解的过程,也少了思考的过程。

乔布斯说过一句话,有时候你得到的知识,根本就称不上知识,也只是一堆信息而已。

如何将学习的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 —— 费曼学习法

费曼提出,我们一定要用有限的时间,只学习你需要的,只学习对你最重要的,最核心的那些知识。贪多求全的学习是没啥意义的,人不可能样样精通,成为全才。一个人能把一项技能学精,就已经算个人才了。所以在你擅长的领域,在你又热爱的事情中,尽可能的把知识学好。创造出优势。学好的标准,就是可以变现,别人愿意为这些知识,对你付费。

在学习当中有一个自我效能论,解释了人们在特殊情境下,产生某种动机的原因,核心观点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的能力,总是会有一个主观评估。这个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他的行动,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跟马太效应一样,强者恒强,当我们数学成绩优秀,那么我们就有很强烈的动机,把数学成绩保持下去,所以你就更玩命学了。而英语成绩很差,那自然也就产生了悲观情绪,最后放弃学习。把你感兴趣的事情,做到最好,也许你的短板就不要再去补充了。

从系统化的角度看待知识——五点建议

1.使用笔记记录知识的核心要素,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好记性也不如烂笔头,你写一遍肯定完全不同

2.一定要大幅度的整理所学的只是,啥叫大幅度,就是对输入的信息和资料,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全面过滤,把不需要的东西删除。理出一个严谨的逻辑层次来。

3.对知识结构化的归纳和理解。最终以形成自己的见解为目标。标准就是,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最好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你就真的学会了。

4.输出发布自己所理解的东西,自己先叨叨一遍,然后在给别人讲清楚,如果没人听你说,就发个朋友圈吧。

5.对知识进行简化,记忆。想象以后要应用的场景。以及自己以后该怎么用到它。

通过这5个步骤,你就完成了费曼学习法的流程。

把你学的东西记录下来,随着学习,随着记录,一旦产生感悟,立马停下来记录,千万不要去赶进度。你读1万本书,有可能也不如你瞬间产生的几个感悟更重要。多想想以后,这些东西到底怎么用,什么时候会用到。有没有使用的信号树,也就是当某写信号出现的时候,也就能够应用这些知识。甚至自己可以在脑海中预演几遍。

找个机会实践一下,知道再多不如自己亲身时间一回,有的时候,你不体会一下知识带来的改变,是不会有继续学习的动力的。

不要再假装努力,因为结果不会陪你一起演戏。很多人拼命读书,只是为了缓解焦虑,而并非是真的想提升自己,所以最后老天爷很公平,迫切想改变命运的,最后都让生活起了变化,而只是为了缓解焦虑的,最后反而越来越焦虑。

学习的时候要将知识的核心要素做记录,遇到感悟就停下来记录,别急着完成任务。学到的知识要与自己形成的概念磨合,形成自己的见解。将自己的见解分享出去讲给别人听,吸取别人意见,不断反刍。想象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所需的场景中,加深记忆,方便以后瞬时想起来应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了缓解焦虑,我们选择了假装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