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岁娃动辄几百本的藏书量有必要吗?绘本无可替代的神奇作用

绘本实在是神奇的东西。从零岁到一百岁的人都能从中获得乐趣。即使是小小的,或薄薄一本书,里面所包含的内容都极为深广。只要看过一次,它就会一直留在记忆之中,如果被偶然想起,就会使人心神摇荡。

而且,绘本还具有一种共通性,那就是即使是在文化上存在差异的地方,它也可以毫无排斥地被接受。

这是日本著名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写在《绘本之力》里的一段话。我想,用这段话来回答绘本阅读的神奇作用,最合适不过了!

图为河合隼雄著作《故事与神奇》的书本封面(局部)

绘本是什么?

日本绘本研究专家松居直说:“绘本是文章说话,图画也说话,文章和图画用不同的方法都在说话,来表现同一个主题。”

如果用数学公式来表示的话,应该是:

文+画=有插图的书

文×画=绘本

所谓绘本阅读,不是把所谓的好书、有用之书强制性灌输给孩子,也不是把一摞荣获国际大奖的漂亮绘本扔给孩子,让他自己看,自己读,而是大人读给孩子听。哪怕他是小学生、高中生。

对于孩子来言,这是非常重要且无比珍贵的存在,会成为孩子铭记一生的温暖回忆。

先来说一说,孩子是如何读绘本的?

孩子是用耳朵听语言,用眼睛看绘本的绘画。

没有不能成为语言的绘画。即使是抽象画,也能变成语言。因为绘画有线条、形状和颜色。孩子读存在于画里的语言。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如果自己读绘本,对文字和画面的阅读就会出现时间上的错位,我们做不到同时读文+读图。

但是,大人讲故事给孩子听却可以。当大人讲故事时,耳朵听到的语言和眼睛看到的语言会在孩子的心里融为一体,呈现出一个鲜活的绘本世界。

一帧帧,一幕幕,绘本里的人物和景象不再是静止的,而且像动画片一样,景色会变幻,人物会走动,会说话。

用耳朵听来的语言,不断地使画活动起来,形成更为广阔的世界。孩子就是这样来体验绘本。体验着自己创作出绘本的故事世界。这种体验实际上触及了绘本的本质。

绘本对于大人而言,同样是珍贵不凡的存在。

很多人认为,绘本是写给孩子看的,幼稚又可笑,并不适合成人阅读。

事实上,绘本是一种简洁并且最能够打动心灵,表现生命意义所在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写给孩子看的,大人也可以看,也应该看。

日本纪实文学作家柳田邦男说,人这一生,要读三次绘本。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养育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自己进入人生后半期的时候。

57岁那年,他25岁的二儿子在经历了长期的心理疾病折磨后,选择了结束生命。这件事让柳田邦男也陷入了深深的抑郁状态。

三个月后,在书店里偶遇的绘本《风又三郎》治愈了他。“我的心突然穿越时空,飞向自己的少年时代。”“从绘本的一个个故事以及一幅幅图、一句句话里,发现了与从前阅读时不同的深刻含义和体味,完全被绘本征服了。”

“人到了后半生,更应该总是把绘本放在身边,慢慢地、用心地阅读。在只顾工作的奔忙中遗忘了的那些珍贵的东西——幽默、悲伤、孤独、相互扶助、别离、死亡、生命,会像烤画一样浮现出来。”

插图来自绘本《没有人拥有月亮》,中间下方印有机械图案的背影就是狐狸,暗示他每天重复着机械化的工作和生活。

这让我想起了前阵子陪可爱多读过的绘本《没有人拥有月亮》。书里有两个主角,一个是狐狸克莱夫,一个是驴汉弗瑞,他们都是城市打工人,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单调、无趣又孤独的生活。即使每天上下班路上满目都是人,却找不到一个可以真正交心的朋友。

这何尝不是我的日常生活写照:每天两点一线送可爱多上学,没事干就是看书、码字、做视频,曾经的知己好友都在家乡,找不到朋友能够一起坐下来喝茶聊天。

类似的绘本还有很多。比如《奶奶的皱纹》总是让我想到日渐衰老的父母,以及未来年迈的自己;《爷爷变成了幽灵》让我想起了突然因病去世,没来得及见最后一面的外公;《0-36月龄  新手妈妈育儿绘本》让我时不时忆起可爱多刚出生时的懵懂,1岁时的笨拙,2岁时的可爱,3岁时的捣蛋……

另外,从亲子阅读的角度来说,倘若大人不时时把绘本放在身边,不经常阅读,又有什么资格来劝说孩子爱上阅读呢?

那么,如何挑选好绘本呢?

我认为,能触动孩子孩子心灵,能给孩子带来愉悦和趣味的,就是好绘本。

从小到大,一直陪伴我成长的就是各式各样的童话故事:《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希腊神话》、《365夜》等。

那时候的童话故事书没有大面积的配图,基本上全是文字,父母又没时间给我讲故事,所以直到小学我才有机会反复阅读这些童话故事书。

我很希望有机会陪可爱多读一读我小时候读过的那些经典童话,重温我的童年时光,又担心可爱多不喜欢公主、王子。毕竟可爱多平日里偏爱阅读的都是交通工具、动物世界、昆虫世界之类的科普绘本。

可爱多在读《格林童话典藏绘本》之《灰姑娘》

可事实证明,孩子的阅读口味是多样化的,是可以接受不同种类的绘本故事的。

01.经典童话:《格林童话典藏绘本》

前几天,我给他买了一套5本装的《格林童话典藏绘本》,里面有《灰姑娘》、《莴苣姑娘》、《小红帽》、《汉塞尔与格莱特》、《白雪与红玫》5个经典童话故事。

我正犹豫着,先讲哪个故事。没想到可爱多率先递来了《小红帽》,“妈妈,就讲这个吧!”

身披大红色外套的小红帽拎着一个竹编的小篮子,走在深绿色的森林里特别显眼,可爱多被《小红帽》色彩对比强烈的封面深深吸引。

小红帽生性单纯善良,在去外婆家的路上偶遇凶恶的大灰狼,却一点儿也没有防备之心。不仅将自己出行的目的地告诉了大灰狼,听了大灰狼的推荐,还跑去岔道摘花。结果,不仅连累外婆被大灰狼吃掉,自己也命丧狼口。

幸好,猎人经过发现异常,救了祖孙二人,并剖开大灰狼的肚子,往里面塞满石头,令大灰狼肚子过重摔跤死亡。

听了这个故事,可爱多对我发出了提问连环炮,“妈妈,大灰狼的肚子被剖开,不疼吗?为什么猎人剖开他的肚子,它没醒过来?剖开肚子,它不是早就死了吗?”

我顿了一下,沉思片刻告诉他,“这是童话的设定,你可以设计让它这样死,也可以设计让它那样死。童话的主要作用就是告诉你,好人有好报,坏人有坏报。我们要多做好事,少做坏事。按照现实情况来说,大灰狼的肚子被剖开,它肯定会疼得醒过来,也可能早就死了。但是童话里的人物都有神奇的力量,不会当场死去,而是被赋予特定的结局。”

“就是童话里的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是这个意思吗?”可爱多点点头,向我确认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是的,童话故事中的人与事都是虚构的,是人们想象出来的。我们看童话故事,主要是为了明白一些人生道理。比如《小红帽》这个故事,就在提醒我们:不轻信陌生人,不随意吐露自己的出行目的地,不单独去没有人的地方。”

《莴苣姑娘》和《汉塞尔与格莱特》旨在提醒我们不要随便吃和拿别人的东西,免费的总是最贵的,你可能会因此失去宝贵的孩子、人身自由,甚至是生命。

《灰姑娘》和《白雪与红玫》旨在告诉我们,淳朴、善良最珍贵,秉持这样的心性,最终一定会迎来皆大欢喜的结局。

让孩子在蜿蜒曲折的故事中领悟人生道理,如梦似幻的绘画中感受幸福与美好,这就是童话绘本的力量。

02.自然科普:《稻田餐厅开业了吗》、《草莓》

可爱多与自己的奖品合影

《稻田餐厅开业了吗》是可爱多参加心喜阅童书“嗡嗡嗡”编故事大赛的奖品。书没拿到手之前,可爱多天天问我,奖品啥时候到。

书送达的第一天,便迫不及待地要跟它合影留念!

单看绘本封面就知道,它是一本画风独特,色彩绚丽的自然绘本。茂盛的稻田里,滋养着青蛙、蝌蚪、草鱼、鸭子、白鹭、蜻蜓、龙虱等各种各种的生物。

标题《稻田餐厅开业了吗?》引发了我们心中无数的疑问:这是谁开的餐厅,为谁而开,开业形式是怎样的……

满怀好奇打开绘本,我们才知道,这是名副其实的稻田餐厅。

稻田里生活着无数的昆虫和动物,有喜欢在土里打洞的蝼蛄、鼹鼠、蚯蚓,冬眠的游蛇、青蛙等;有喜欢在水里生活的蝌蚪、田螺、龙虱、水虿、鲶鱼、泥鳅、大眼鲫、金龟等;有专以植物为食的昆虫蜜蜂、菜粉蝶、黄纹粉蝶、飞蝗;有肉食性动物赤狐、螳螂、蜥蜴、白鹭;有杂食性动物乌龟、麻雀、老鼠等。

春天到了,稻田里随时随地都在上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生机勃勃,热闹非凡。

绘本中的文字也很有意思。“马上,马上,马上就好”特别口语化,表现出了小动物们在土里安静等候春天到来,却又被催促赶快起床的迫切感。“轰隆隆”、“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让画面有了声音,也有了生命。画面中的泥土在拖拉机的作用下四处横飞,泥土下的小动物们或是瞪大眼睛一脸懵逼,或是张大嘴巴用嘶吼来宣泄被提早叫醒的不满,或是闷头朝泥土深处钻去,防止被突如其来的大铁爪子勾伤。

《草莓》是我和可爱多共同喜爱的自然科普绘本。书本上的草莓真的比我买来的真草莓看上去还逼真。

从吃草莓,到种草莓,到分析草莓的结构,再到制作草莓美食,这是一根完整又完美的知识科普链。

吃草莓,会发出“啵儿,啵儿,啵儿”的可爱声音。

种草莓,可不是用草莓种子,而是用草莓苗。

草莓身上的小颗粒是草莓的果子,叫“瘦果”,每一颗小果子里都有一粒种子。草莓里面有很多白色的“筋”叫“维管束”,种子与维管束相连,并通过维管束吸收来自根部的营养。

草莓可以做草莓果酱夹心饼干、草莓松饼、草莓果酱、草莓蛋糕、草莓冰激凌等等。

如果家里有爱吃草莓的孩子,真的建议家长陪孩子读一读,让自然科普走进生活实际,让孩子知道,原来草莓的背后隐藏着这么多有趣好玩的知识。

03.逻辑思维培养:《经典逻辑力图画书》

《经典逻辑力图画书》从内容和画风上来讲,可能跟《格林童话典藏绘本》比较类似,但是画面更简约,更淡雅,更清新。

13个小故事,对应了13种思维方法。

《几何构造的蛋糕》——排列组合

《水下自行车》——类比思维

《奇妙牙科诊所》——应变思维

《百变玩具店》——发散思维

《谁的咖喱饭》——分析思维

《迷糊的钟表匠》——假设思维

《会“跑”的床单》——空间还原

《午夜12点的订单》——联想思维

《“好吃”的书》——因果关系

《古怪冰激凌》——排除法

《三明治不见了》——创新思维

《种子和花的银行》——抽象思维

《神奇大比萨》——聚合思维

这套书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故事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慢慢学会构建思维导图。

可爱多在读《神奇大比萨》

以《会“跑”的床单》为例,洗衣店店主兔子洗了好多衣物,晾在绳子上。结果忘记夹夹子,獾的床单不翼而飞了。

在寻找獾的床单的过程中,兔子看到了理发店的屋檐下挂了一块三角形的绿布,天气预报专家青蛙家的墙上贴着一块圆形的红布,野猪手里拿着的黄色方手帕,豪猪饭店里一块同时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洞洞的桌布。而这块桌布上还有獾名字的拼音。

由此得出结论,途中遇到的所有布拼在一起,正是獾失踪的床单。

《会“跑”的床单》思维导图

书中的文字全是短句,有很多重叠押韵的部分,还有不少拟声词的助力,特别符合幼儿读者的需要。

“洗呀洗呀洗呀洗,搓啊搓啊搓啊搓。

这个也洗洗,那个也搓搓。”

“洗呀洗呀洗呀洗,搓啊搓啊搓啊搓。

外套和床单,全都洗干净。”

“洗呀洗呀洗呀洗,搓啊搓啊搓啊搓。

泡泡冒出来,噗拉噗拉噗。”

当我念这段话的时候,我感受到了语言的韵律之美。可爱多只觉得非常有趣,让我反复念这段话,仿佛兔子的洗衣场景就在眼前,我们还能听到“噗拉噗拉噗”的冒泡声。

这就是亲子阅读的美妙之处:让大人也回归孩童时代,让孩子找到情感共鸣,让大人和孩子一起沉浸在自由自在、广阔浩瀚的绘本世界。

参考资料:《绘本之力》,[日]河合隼雄/[日]居松直/[日]柳田邦男合著,朱自强/译。

注:图片源于实拍。

本文由茶茶说道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作者简介:持有语文教师资格证的全职宝妈,爱孩子,爱文字,爱做梦的80后。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四岁娃动辄几百本的藏书量有必要吗?绘本无可替代的神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