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当代智性——贾达群室内乐作品音乐会

图片发自App

听了一场特别精彩的音乐会,是著名的作曲家,理论家贾达群先生的专场音乐作品。先生是中国第五代音乐家,无论创作,理论,教育等领域都有丰硕的成果,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今晚的演出由著名指挥家张亮先生执棒,上海爱乐乐团的演奏家们精心呈现。整场晚会选用了贾达群先生六首室内乐作品,都是他20年作曲生涯中的佳作。这些音乐既有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思考和发扬,又有对各种新的作曲表现形式的探索和研究。好几首曲目都是中国首演,听完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开场是为弦乐队写作的《巴蜀随想》。这是一首融合了川剧素材的音乐作品。乐队变化的音色让人展开了丰富的联想,高山深涧,水流湍急,巴蜀特殊的地貌,以及有着浓厚地方色彩的音调,自然地为我们呈现了蜀地风光。 贾先生出生于山城重庆,又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对故乡深厚的情感,让作品充满了感染力。

第二首为九位民族乐器演奏家创作的《秋三阙》也是一部极具民俗风情的作品。来自川剧中四川方言的韵白和高腔是“戏韵”的灵感来源,古曲《忘机》中洒脱恬然,悠然忘我的“逸兴”,还有节奏频繁交替,狂放不羁的“醉意”,三个乐章不间断的连续演奏,如同读到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才情令人赞叹。

第三首《水墨画意三则》是作曲家探索用西方纯乐器,表达中国元素的大胆尝试。这部作品是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100周年校庆音乐会委约作品。作为中国作曲家,能够在西方顶级音乐学院得到这样的评委约,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也是对音乐家极高的评价和肯定。

作品通过了不同的演奏手法,突出了乐器的音效性,让我们听到了中国水墨画中的精细“工笔”,微妙“浸染”,以及豪放的泼墨大写意。贾达群先生的艺术生涯其实是从学习美术开始的。他13岁时师从四川美术学院的王兴煜教授学习绘画长达八年之久。也许是因为视觉艺术学习的启蒙,让他的作品中线条,结构,音色都会有很多的层次变换,让听觉感受延伸出视觉效果。

下半场的《无词歌》是一首打击乐作品。这首中日邦交25周年纪念委约创作的作品,使用了25种不同的打击乐器。一位乐手要驾驭这么乐器,首先是对作曲家组织结构的考验。贾先生用了“阿克托班鼓的宣叙调”“锣与颤音琴的咏叹”以及“鼓的轰鸣”三个乐章巧妙结合,各种乐器丰富的音色带给我们截然不同的共振体验。

《钢琴前奏曲三首》是作者为自己的女儿钢琴家贾然所写的作品。作为父亲,爱女之心溢于言表,优秀的孩子也是父亲的骄傲,音乐中隐藏了无尽的爱和期待。特别是其中的“致舒伯特”,营造了女儿喜爱的作曲家舒伯特和四川地域民族风格的曲调隔空对话的音乐氛围,美妙的钢琴声,是对生命最好的表达。

压轴曲目《漠墨图Ⅱ》是作者的代表作《漠墨图》的延续,当时为马友友丝绸之路乐团委约创作的这首作品一直深受好评,所以又请作曲家写了第二部,这次也是在中国首演。多元文化的交融,是作品的创作意图,我们能够清晰的感受到不同曲调的变化和混合,加上用日本尺八,琵琶,打击乐器加上西方弦乐三重奏的配器组合,音乐色彩极其丰富。

最近连续听了几场国内作曲家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中国音乐家们的不懈努力和追求。虽然相较西方古典音乐,我们的起步比较晚。理论教育体系也是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但是一代代新的作曲家,还是努力将自己的民族元素和世界先进的作曲技法相融合。创作出大量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音乐作品。只是许多没有机会被经常演出,听众知晓度低,真的非常可惜,今晚有缘听到这么多新作,还是非常幸运的。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传统文化与当代智性——贾达群室内乐作品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