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商业周刊》创始人金惟纯先生做过一个关于“活好”的课程,他分享了一句话:“人这辈子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活好。你活好了,你的状态很好,别人喜欢你,愿意跟你在一起,想成为你的样子。”
那么在孩子眼里,我们“活好”了么?孩子有没有愿意跟我们在一起,想要成为我们的样子?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哪怕没有刻意管教,孩子也会越来越好?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是不是即便给孩子讲再多道理,他们也会“厌屋及乌”地反感、抵触,甚至教得越用力,孩子越叛逆?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世界因你不同》一书中,李开复的父母采取了怎样的教育方式,让他从一个调皮捣蛋的顽童成长为边界分明的“别人家孩子”。
一、“宠”“罚”间树立起“边界感”
看着现在温文尔雅的李开复博士,很难想象他的童年会是个满身肥肉调皮捣蛋的“闯祸精”。想当年,他的“英雄事迹”传遍邻里八方。
他会把邻居家鱼塘的水抽干,一条条数着泥坑里的死鱼,证明邻居说自家鱼塘养了100条鱼是骗人的;
他会把家里所有的时钟都调慢一小时,幸灾乐祸地看着全家人因为晚起迟到手忙脚乱;
他会找电话簿上名字奇怪的邻居,给他们打恶作剧电话,谎称电话公司维修线路让他们不要接电话,否则会触电。
面对李开复的种种“恶行”,哪怕邻居找上门来,母亲更多时候都是给予宽容理解,鲜有打骂责罚,甚至还会私底下感叹他的聪明伶俐。
我们也许会觉得怎能如此溺爱孩子,小错不去及时管教,铸成大错追悔莫及。 可在母亲看似骄纵无度的另外一面,是边界分明的严厉管教。
有一次,邻居问李开复的考试分数,习惯拿到满分的李开复骄傲地说:“自己就没见过99分!”结果没过2周他就考了第一次99分。
这件事情放到很多家庭,即便99分也是非常优秀了。但他却因为这件事情挨了母亲的竹板。因为母亲告诉他,这虽然不是闯祸,但却是不够谦虚的自大,是做人不能逾越的品格和底线!
还有一次,李开复因为背诵课文不够认真,母亲用竹板打他手心,把竹板都打断了。放在很多家庭,背错重背就好了,也没必要打得这么严厉。但母亲对李开复的要求是,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要背,一个字都不能背错!
在母亲眼里,玩闹是天性,只要不闯大祸就行,能松就松;做人的品格与做事的标准是原则底线,没有任何余地。
正是对“宠”和“罚”的边界分明,帮助李开复从小树立了清晰的“边界感”,为他初中去美国读书,没有父母看管下的自我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原谅&鼓励换来诚实&自信
对待原则问题绝不手软的母亲,却在李开复一次重大错误上给了意料之外的宽容。
有一次,李开复考试成绩不够理想,他为了不挨批评偷改考卷分数,因为改得太假偷偷丢掉了考卷。
没过几天,心有不安的李开复主动跟母亲承认了错误。原以为等待他的会是一顿胖揍,结果母亲却只是告诉他:“知道错就好了,以后一定要诚实。”
背错课文都要打折竹板的母亲,事关诚信的原则性错误为什么又不打了?不打怎么能长记性?
因为母亲知道,如果他主动承认错误还要挨打,承认与不承认都会挨打,那他为什么还要主动承认?
孩子主动认错的时候,原谅比打骂更有力量,让他自责比让他害怕更有意义。
在树立边界感的同时,母亲给李开复最多的,是发自内心的激励:“你应该成功,将来有一天,你一定会成功!”
在一次次的鼓励声中,使李开复完成了从“我想成功”到“我能成功”的信仰飞跃。
此外,母亲对李开复的兴趣爱好也给予了充分的支持。有一次李开复考试得了第一,母亲带他出去挑选礼物,他提出想要一套《福尔摩斯全集》。
母亲非但没有觉得小说无用就不给他买,反而说:“书不算是礼物,你要买多少书,只要是中外名著,随时都可以买。”结果不但买了书,还送了他一只手表作为礼物。
从那以后,童年时期的李开复每年都会阅读两三百本书,更是让他养成了终生阅读的习惯。
而这一切的起源,都是因为当初母亲没有因为他想买侦探小说,就扼杀了他对阅读的兴趣。
不是上来就强加给他父母认为有用的西游、红楼、鲁滨逊,让孩子从开始就把读书和任务、无聊划上了等号。
三、通过“不要让自己失望”,懂得“为自己人生负责”
在儿时李开复的眼里,父亲是严肃而遥远的人,总是在书房中踱步、写作,沉默而又神秘。
有一次,李开复看到学校外面卖动画图片的摊子生意不错,想要买些图片在学校门口摆摊挣钱,他就商量着和死党一起干。
为了解决本金问题,李开复从家里偷了日币,本想去银行兑换成台币开始“创业”,结果却被银行柜员拒之门外。李开复想要把钱还回去时,却现柜子已经上了锁。没多久,父亲就知道了他偷钱的事情。
原本以为严厉冷峻的父亲一定会狠狠地责罚,但是父亲却冷静地让他意外。只是语重心长地说:“希望你以后不要让自己失望!”
这种自卑和悔恨带来的失落,让他有了很深的反思。这句话也成为了李开复今后人生中内心城堡的守望者,让他时刻谨记着,绝对不要让自己失望!
如果换做其他家庭,很可能会说:“你太让父母失望了,你怎么对得起我们对你的付出!”
可这些话除了给孩子增加了情感负债外,并没有让他意识到这个行为会对他自己的人生有什么影响。在他眼里,他对不起的是父母,不是自己。
反观李开复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在让他知道,他是为自己而活,并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不是为父母,将来能为他人生负责的,只有他自己!
除了关键时刻的直击心灵,日常的以身作则也很重要。
多年来,李开复的父亲始终坚持读书、写作,即便到了50多岁的年纪,每年都会利用暑假去哈佛、普林斯顿等大学查阅资料。
更让人惊叹的是,在去美国游学之前,他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通过一点点查字典、看原版电影、主动找美国人练习谈话,两年后,他已经能看懂专业论文,听懂原声电影,与人流畅对话。
对于父亲来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学习,永远都不算晚!
李开复在书中提到:“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特别关爱,生怕孩子受一点伤害,不愿让孩子冒险尝试与众不同的东西。孩子从小就需要独立性、责任心、选择力和判断力。很庆幸的是,早在四十年前,我父母就把选择权交给了我,让我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从李开复真挚的文笔中,我们能感受到,他的父母活成了他想要成为的样子,成为了他心目中的英雄和榜样。
即便不用刻意管教,李开复也会在父母身上自发地学到受益终身的道理准则,建立起为自己人生负责的“边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