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日记》No. 132:从一位妈妈关于“内卷”原因的解释说起

在一个家长群里看到大家讨论给孩子报课外班的事,有一位妈妈明确表示,给自家孩子报班,初衷并不是想让孩子有多么出类拔萃,而是——

“我想让她起码可以跟整个教育水平持平,这样至少她会在我看不到她的地方,比如学校老师和同学面前得到应有的尊重,可以保护她小小的自尊心和尊严,不必老是因为跟不上课,成绩相差太大而被批评,被同学笑话。”

这位妈妈还特别强调,“不要觉得危言耸听”,因为孩子提到过,“班上考得很差的,分数报出来的时候全班小朋友都在笑”。


我留意到这么两个点:

第一,如果不报班,那么孩子的学业水平就无法“跟整个教育水平持平”。而为什么不报班就无法跟整个教育水平持平?应该是因为同学们都报了班,从而把整个(班级的)教育水平都给“抬”上去了。这个,就是典型的“剧场效应”;


第二,我以前认为家长让孩子“抢跑”,主要就是源于“剧场效应”,担心孩子落后。我没想过还有在心理层面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这个出发点。或者说,这两者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的——如果落后,就可能自尊受损。我忽然意识到,如同这个社会以财富、身份和地位来定义成功,单一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机制原来在儿童这个阶段就已经盛行了,而且再一想,这个还不是现在才有的现象。


无意指责老师和孩子,在单一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机制下,人们会做出本能的趋利避害行为——老师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孩子对成绩优异的同学更有好感;就连家长们也不可避免地在孩子的择友问题上体现出倾向性——谁都希望自家孩子跟优等生做朋友,远离那些“差生”和“坏孩子”……这些都是基于人性的正常反应。可是,无论如何抢跑和鞭策,在竞争机制下, 所谓“优秀”的孩子始终只是金字塔尖的一小撮。那么,作为绝大多数的“普通”孩子,甚至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表现不尽人意的孩子,除了“内卷”之外,成人是否还有别的形式可以支持到他们?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抨击现代教育制度的视频,其中有一个场景,主人公运用图片来比较呈现150年来人类文明在三个领域的发展:第一组图片分别是150年前的电话和今天的智能手机;第二组图片分别是150年前的汽车和今天的超跑;第三组,他先展示了150年前的课堂照片。随后,当他翻开下一张,展示当代的课堂时,观众席里发出了一片惊叹,因为今天的课堂居然跟150年前没什么两样!主人公解释说,现代西方教育制度的产生是为了满足工业化生产,培养合格产业工人的需要,因此不需要顾及学生的个性和特质,他们像流水线上的商品一样被“生产”出来,也只需要能够按照操作指南完成流水线上的生产过程就好。


联想到中国的高考,其实是与科举制度一脉相承。不得不承认,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让大量出身中下阶层的人士有机会得以进入统治阶级。但如同今天的高考,或者说今天的高考同科举一样,是在用同一把“尺子”考量不同的人,于是所有学生都在主动或被动地希望被那把“尺子”证明优秀。然而,事实已经无数次证明,擅长考试的学生,不见得进入社会以后都成了栋梁;而那些应试教育的“学渣”,也不乏在某一个领域做出独特贡献者。


毋庸置疑,每项制度的产生都是契合了当时的时代需要。而如果还没有消亡,也证明它仍有存在的价值。我们可以看到在基本教育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国家层面为改善现状而做出的努力,比如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在“保护范畴”中明确提到,“学校不得公开学生个人的考试成绩、名次,不得对外宣传学生升学情况”。而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联合其他几个国家部门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一些变化正在肉眼可见地发生中。


虽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大环境很难在短期内彻底改变,人性也无法一下子被扭转。但我们的孩子的确生活在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时代了,他们也呈现出不同于我们及祖辈的特质。再说了,孩子是我们自己的,TA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互动随时随地发生。在每一个遭遇问题的当下,我们如何应对?


当孩子拿出一份不及格的试卷的时候,是气急败坏捶胸顿足,甚至给TA两巴掌吗?

当临近中考的孩子说出“我想当足球明星”的时候,是轻蔑地嘲笑他“做什么白日梦“吗?

当孩子因为课间玩牌被请家长的时候,是像去年秋天武汉跳楼的那个中学生的家长一样,当众对孩子劈头盖脸地责骂和推搡吗?

当性格内向的孩子就是喜欢宅在家里做实验的时候,是像于锡坤(纪录片《零零后》中的人物)的妈妈那样强迫他走出家门,“享受与人交往的乐趣”吗?

当青春年少的女儿表达想去职业学校学习汽修专业的时候,能做到像古慧晶(最近大火的深圳汽修女孩)的父母一样支持她实现梦想吗?

……  ……


作为家长,在每一个遭遇问题的当下都面临选择,“管”还是“不管”?这样“管”还是那样“管”?我们注定会经历无数让人困扰和纠结的时刻。无论做出的是什么样的决定,为人父母者必定都是出于爱孩子的拳拳之心,只是看这份爱能否被孩子认同并接受,以及它将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带向何方。


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曾说:“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心理学家李雪说:“爱应如其所是,而非如我所愿”。现在看来,对于很多父母(包括我在内)来说,这都会是漫长的修炼。

你可能感兴趣的:(《养育日记》No. 132:从一位妈妈关于“内卷”原因的解释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