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灯》(三)读书笔记 24 ④

完美的综合素质很难体现在一个人的身上,但事实上一个人身上本来就具备了完美的综合素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具足了万法。不存在有智慧的人不具备心量、奉献精神、承受力;而有心量,有承受力,有奉献精神的人不具备有智慧的问题。因为所有这些品质就是一个东西、一种力量,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宇宙中不存在两种力量,所谓的阴阳是形而下的表达,到了形而上的源头只有一个东西、一种力量。所谓的无极生太极,无极就是一个东西,而太极就分为阴阳,就是二,就有对立了,比如有善与恶、是与非、智慧与无明等等。

我们说中国的四大菩萨是大悲、大智、大愿、大行,其实这是我们凡夫在传播佛法时给他们划分的,让每一位菩萨都代表一种特质。实际上具备一项就具备了其他三项,否则一项都不具备。它们是不可分的。一个成就的修行人一定具足了这四种特质,否则不可能成就。

一个人的心胸器量不是体现在顺境上,而是体现在逆境上。只有当你被冤枉、受委屈的时候,才能体现出你的心胸器量;只有在一般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上,才能体现出你的奉献精神;只有遇到是非或者在需要决断的关键时刻,才能体现出你的智慧。如此说来,离开了是非,离开了众生的需要,我们的奉献精神、智慧、心量、承受力是修不出来,也体现不出来的。

大而言之,一个人在世间的价值取决于他对人类的贡献。小而言之,一个人在一个团体中去的价值取决于他对这个团体的贡献。尽管菩萨在度众生时,总是被众生的无明和业障所伤,但是当众人遇到磨难需要搭救的时候,他一样会伸出援手。菩萨宁可牺牲、奉献自己,也不忍心让众生受苦。

而凡夫总认为众生的苦与自己无关。因为他无明,被自私、贪婪和我执所束缚,任何时候都是里三层外三层把自己紧紧地包裹起来,心量打不开,与万物格格不入,无法证入空性,不能与众生融为一体。倘若你能试着把自己的心量打开,把身上的层层包裹打开一次,你的能量场就会弥漫、辐射到他人身上。你就会发现你与众生是同一体的,你就会感受到众生的喜怒哀乐,尤其是他们的烦恼、痛苦和业障。

如果你想解决自身的问题,比如自私、无明、狭隘,你就去帮助别人解决同样的问题。你就知道如何去掉自己的无明、自私和狭隘。

成佛要有成佛的器量,成佛要有成佛的忍辱精神和负载的力量。除了借人和借事炼心之外,没有第二条途径。心虽有千万种表现形式,但只有一颗,它是万能的,涵盖一切的:喜怒哀乐、慈悲喜舍、智慧、胆识、气魄等等,它都有。问题就在于你如何唤醒它,让它发挥本具的功能。而其中,借人借事炼是不可缺少的。

所谓的炼,不仅是通过亲力亲为地做人做事,凡是听到的、看到的,都应该去思考、去模拟——假如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我会如何看待,如何处理?今天发生在别人身上,明天或许就会发生在我身上,他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

所谓的昨天、今天、明天,所谓的前世、今世、后世,都是由当下演变而来。你若不在当下试着去改变,你永远都无法改变。要想成佛,要想修道,真的没有其他途径,发现自己哪方面不薄弱,就去帮助别人解决那方面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灯》(三)读书笔记 24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