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溪坦溪邵氏读书台与青峒书院的再考证(下)

这次笔者从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崇德里郑氏宗谱》、《方氏宗谱》以及民间传说等结合的角度,对关溪流域从大靠山青峒峰到九龙山包括从石梁过溪九田到九华上铺一带作“全景式扫描”时发现,家族组织祖先崇拜、帝王文化及佛家文化的传说并不是天然连接着落后愚昧的,至少在灵鹫山区是同这一带农耕文化的高度发达以及人文士人的密集高度相关。说朱熹在衢州讲学时曾访问过关溪流域也是可信的。而没有王阳明的学生李遂在衢州知府任上又热心传播“心学”,南京国子祭酒、翰林院编修嘉靖年间与王阳明的学生王畿会在衢讲学的垫铺,不可能有方应祥山居创办青峒书院。

关溪流域从大靠山青峒峰到九龙山包括从石梁过溪九田到九华上铺一带,通景公路翁梅至蒲塘及G351公路已全域贯通。这对激活这一区域的人文旅游资源带来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次笔者从田野调查还引出以下修复郑平家佛寺(郑觉寺)及郑氏宗祠的思考。

衢州古城有一个自石室筑城到峥嵘山(府山)筑城再到宋代筑城及其后的历史变迁。新安县治在今柯城区石室村一带。峥嵘山是衢州古城的发祥地。西晋太康元年(280)在峥嵘山设立峥嵘镇。隋朝之前,行政中心在石室村一带,军事中心在峥嵘山。到唐朝时,县治与府衙的行政中心和军事中心同设在峥嵘镇。从源头上说,衢州古城起源于峥嵘山屯兵。峥嵘山屯兵最早见于史籍的是西汉末年(约前32-25年)汉成帝年间柴宏屯兵峥嵘山,二百年后,即嘉禾五年(236)孙权命征虏大将军郑平(206——299)领千人戍守峥嵘山,当时,峥嵘山尚无城郭。今人大都以征虏大将军郑平(206——299)领千人戍守峥嵘山,为衢州古城建设的起点。征虏大将军郑平(206——299)也被尊称为“开衢首宦”。

吴·天纪三年(279),晋武帝司马炎大兵压境,欲过江攻吴。时年七十三岁的郑平将军,将家人子女迁居各地,自己却在天纪四年(公元280年),作出“居署舍为梵刹,延僧奉佛,而身且隐于山林之间”。郑平宗谱中记载郑氏后裔、元代衢州路教授郑子仁撰《始祖开国公舍宅建寺宋祥符来历》文云:“今大中祥符寺,在府治西北隅,即峥嵘镇是也。晋永嘉二年戍午为吾始祖开国公舍宅所建。”此为有关祥符寺溯源的文字记载。此可理解为永嘉二年(308年)后,郑平家佛寺成为由僧人管理的庙宇,历郑平家佛寺、郑觉寺、龙兴寺、大中祥符禅寺。从天纪四年(公元280年)郑平“居署舍为梵刹”到1951年改作市(县)人民医院,历1670年。椐“《全唐文》卷三一九李华”载:寺中立《衢州龙兴寺故律师体公碑》,对每任剌史的履历都作详尽记述。于是,声名远扬。民国十二年(1923),衢县成立佛教协会,会址设祥符寺内,弘一法师任主事。大中祥符禅寺被弘一法师赞称为“胜境标绝,为三衢诸刹之冠”。


大中祥符禅寺遗址

衢州柯城第一大姓为郑姓,视郑平为始祖。衢州现存30余部郑氏宗谱,如开化霞山郑氏宗谱、常山象湖郑氏宗谱、柯城王家坂郑氏宗谱、石梁郑氏宗谱、衢江湘思郑氏宗谱……绝大多数是郑平嫡裔,记载得格外详细。以郑平为始祖以峥嵘郑氏与谷口郑氏居多。关溪流域即峥嵘郑氏,谷口郑氏居即灵鹫山在荫山一带。郑平“终于晋元康九年(299)已未六月初一,享寿九十有三”。隐居常山20年又墓葬柯城鲁安山。其原因有三:一是父亲郑庠墓地在鲁安山(今城里人到关溪流域的花苑岗)。“以孝作忠”的郑家人九泉之下还要尽孝哩。二是夫妇合葬,泉下团聚。元配刘氏和继娶王氏已经先眠鲁安山了。三是便于后人照顾。鲁安山在城西三里,晋怀帝时“初为信安令”的少子郑济照顾方便。据民国《衢县·望族志》记载,唐、宋、元、明期间,鲁安山墓地均有郑氏族人守护,香火千年不绝。更有当地前辈传说:鲁安山墓地有花苑,规模宏大,郑氏族人世称花苑岗。久而久之,花苑岗成为地名了,鲁安山却渐渐被人遗忘。仅存一个鲁安塘,五十年前开办河西砖瓦厂时尚且保留原名。

由于城市建设的限定,郑平家佛寺(郑觉寺)及郑氏宗祠不可能再在郑平“捐居署为梵刹”之地,也不可能在花苑岗鲁安山再兴建,为配套灵鹫山名山开发建设,应刻选择峥嵘郑氏集中的关溪流域进行修复。


通景公路翁梅至蒲塘

通景公路翁梅至蒲塘及G351公路已将灵鹫山的关溪流域与石梁溪沿线连成一体,且从陈家、排门、顺家路边、西垄及坞石一带红壤丘陵低山地带已植入高端农业科技进行全域开发。考虑到中国时间,浙江灵鹫山开始,二十四节气的开篇,立春(九华立春祭)浙江灵鹫山享有得天独厚。通景公路翁梅至蒲塘及G351公路同灵鹫山的关溪流域与石梁溪大框架内,可扣紧农业1.0、农业2.0、农业3.0、农业4.0时代文明演进的步伐结合关溪流域的“磵户”崇德里人的读书台、方应祥山居时创办的青峒书院、郑平家佛寺(郑觉寺)及郑氏宗祠以及关溪流域的家族组织祖先崇拜、帝王文化及佛家文化的传说的人文资源,开发青少年科普教育及古典文化教育的旅游专线。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关溪坦溪邵氏读书台与青峒书院的再考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