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温姬拉
图片源自网络
1.
午睡醒来,看到家长们在群里开团,要给孩子报主持人的口才课。
原因很简单:因为孩子看到老师没有打招呼,于是就想给孩子锻炼一下。
突然想起我自己小时候。
作为家里超生的孩子,我很小被送到桂林的姨娘(妈妈的姐姐)家去读书。
我不爱说话,沉默寡言。主要是广东广西两个省份的语言,转换不过来,根本听不懂。
姨娘和表姐看我总是一个人玩,很担心。她们很用心地教我普通话和当地方言,同时常带我去邻居家串门,因为邻居家有跟我同龄的孩子。
大半年以后吧,真的学会了普通话,也听懂了桂林话及当地方言。
跟隔壁家的同龄女孩丽丽,成了很好的朋友。
可是我依旧沉默寡言,丽丽也不是爱说话的孩子。
我们一起上学,早上她在门口等我,我还在吃早餐,就快迟到了,她也不催我。乖乖站在门口等。
姨娘说进来吃,吃饱点再上学。丽丽站在那,依旧不说话,只是等。
胡乱塞了几口面,我拽上书包出门。
我们就静静地走,到学校的上坡岭时,上课铃响了。我们把手放到背后,一边抱住书包,一边往学校里跑。
后来,我们迟到了。
老师罚我们站在学校门口,我是我们满头大汗地站着。对视时,我给丽丽一个“我很抱歉”眼神。
她似乎看懂了,对我笑一下。
我第一次有意识地感觉到,我很快乐,我有了朋友。
而且,在朋友面前,我可以不像大人要求那样说很多话。不用像隔壁的小虎,要每天叽里呱啦说很多话,逗大人发笑。
小孩也可以有安静的快乐。
2.
姨娘她们努力后,决定放弃要求我。
因为,我虽然话不多,但我有了玩伴。丽丽和我一起上下学,一起去马路边玩,一起去水库下面学游泳,一起去后山探险。
春天找新笋,夏天去捕蝉,秋天捡银杏,冬天就拿上家里的糖油粑粑,躲到后山的树下吃。
她那聒噪的弟弟是我们的小跟班,弟弟叫什么名字倒真不记得了,他父母叫他小健之类的。
7岁的我们,听着她4岁的还在上幼儿园的弟弟叽里呱啦给我们说幼儿园打架,哪个老师揪他耳朵的事。
或者像个传话筒一样,告诉我们,要回家吃饭啦。
然后,我们就会各自道别,回家。
回想起来,童年里人的声音很少,多数是自然的声音——蝉叫,雨落,风吹,树倒,还有柴火烤糍粑时,噼里啪啦的声音。
也很感激,大人和朋友,包括我的老师,都没有要求我像隔壁家谁谁谁那样,要活泼,要大胆,要说话,要上舞台。
其实,人们长了五官,功能都不一样——听嗅看说。觉得善于听、嗅、看就很好了,说的话,就看心情吧。
而嘴巴除了说话,也有吃东西的功能。
孩子们如果愿意选择让它多吃少说,也无可厚非。
不一定非要说话说个不停,很活泼的孩子才是正常的。
认识一个孩子,是从他的眼神和表现去认识他,不是看他说了多少话。沉默寡言的孩子,眼神也可以温暖而真诚。
孩子们不掩饰慌张和无奈,用沉默来处理人际关系,也算一种真诚。
就像A.S尼尔《夏山学校》 写的:活得真诚和对生活真诚都非常重要,而且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
我们期望政治人物、法官、教师和医生真诚,但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却使他们不敢真诚。
什么意思?
意思是孩子们感到了恐惧和不安全,当没有合适的方法时,她们会语言来掩盖和装饰,这时,说话就开始成为不真诚的手段。
3.
到现在,除了必要的社交场合,我还是喜欢独处,喜欢静静地看书,喜欢安静地写作,喜欢躺在床上发呆。
这时候,我的内心充实而快乐。
当看到那些安静的孩子被推着去各种场合与舞台,我在想,他们内心是否感到了恐惧和不安?e
也许,不打招呼,是因为还没有那么熟悉。
不想说话,只是恰巧不想说了。
别人眼里“那个小朋友没礼貌”或许只是家长心里的忧虑,并不是事实本身。
而当孩子沉默时,为什么不问孩子:为什么不想说话?而是着急去改变这个事情。
孩子心里的疑问或许是:就不能给个空间给我安静一下吗?
孩子们很多时候,除了要成为自己,还要去完成父母未竟的愿望,这是极不公平的。
有时,家长会说:为什么我家孩子跟其他孩子不一样,不够勇敢,不够大胆,不够活泼开朗。
这个不一样,会轻易被定义为“不正常”。
其实,孩子快乐就好,只要不伤害自己,不影响他人,没有谁有权利要求他必须正常,必须跟别人一样。
你永远不知道,那个沉默寡言不一样的孩子,最终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你也没法指望一个从小活泼勇敢的孩子,会一直这么活泼勇敢。
千人千面,不一样,世界才会丰富多彩。
最后,我跟那些“被要求”的孩子分享作家珍妮特·温特森在《我要快乐,不必正常》里说的一句话:
有时候事情会非常不如意,使你奄奄一息;有时候你了解到照自己的意愿一息尚存,也好过听从别人的安排,虚张声势地过着浅薄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