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摘录7:思想的力量

【摘录21】

在学习中,不存在一种课程仅仅传授普通文化修养知识,而另一种课程仅仅传授专业知识。(P17 )

【感悟】

“五育并举,以德为先”,并非只是写在纸上的政策,也并非是一种口号,而是能够实实在在落到课堂。五育中,既包括普通文化修养知识的学习,也包括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老师不能把学科知识与普通文化修养割裂开,用学科育人才是教育的根本。

【摘录22】

教育所要传达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妙和思想的逻辑的一种深刻的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知识的习得者的生活有着特殊的关系。(P18 )

【感悟】

什么是“思想的力量”?

拿破仑说,世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法国17世纪哲学家帕斯卡尔在其著作《人是会思想的芦苇》中写道:“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是人的全部的尊严所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所谓创新,其基本点有三:一是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二是在继承中发展,亦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三是在借鉴中形成自己的优势特色。这其中的每一条都离不开思想,都需要通过思想的钥匙开启创新之门。

可见,思想的力量就是人的发展引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要带领学生认识思想的力量,领略思想的美妙,学习思想的逻辑,首先要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让学生看到老师的观点,老师的立场,老师的思想。其次,多啃读经典书籍,让经典思想浸润自己的生活,形成自己的大眼界,大格局。再次,带领孩子一起阅读,去认识那些大思想家,去了解那些名家的思想,去思考那些思想带来的启迪,让学生敢想,能说,会写,慢慢形成自己的思想。

我的语文课上,常常鼓励孩子们自学,梳理自己的想法,引导孩子互学,分享自己的想法,带着孩子们共学,在全班形成对话的习惯。孩子们在倾听、思考与回应中产生碰撞,形成新的观点。一个个小观点的积累,逐步形成孩子独居个性的特色,为孩子形成个人思想奠定良好的基础。

今日学习《大自然的声音》,孩子们自主学字词,互相分享易错点;然后梳理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整体结构;接着我扶着他们学习了第二自然段: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先看表达顺序,再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生动形象,感悟文字里渗透的情感。剩下两个段落完全交给学生去讲。两人一组,一个人负责讲课文,一个人负责板书,我负责全班巡视提醒和总结提炼。小朋友确实非常厉害,不断品味了哪些关键词,哪些拟人比喻排比等的修辞手法,还转换成为作者的角色,认为作者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才会写出那么生动的文章。为孩子们鼓掌教好的同时,再次梳理学习此类文字的策略:关注文章怎么”按顺序,抓特点,写具体“,指向写作,并进行了总分构段的练习。

把课堂让给孩子,给方法,打支架,找平台,互分享。每个孩子都能够安心地把自己亮出来,分享自己的理解,也提出自己真正的疑惑请大家一起解决。

这应该是佐藤学的“对话”思想给我的勇气,让我敢于打破常规课堂,让孩子在自己的课堂里自己做主。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的目的》摘录7:思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