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沧浪之水》有感

文/书虫

抛开电视剧不谈,只谈这部小说。读完这部小说,大开眼界,原来升官发财之道如此模样。记得毕业第一次工作公司培训时,有位培训讲师给我们这些大学毕业生抛出一个问题,升官发财第一个必备的是什么。大家回答什么的都有,培训讲师见我们回答的五花八门,忍不住说拍马屁,马屁拍对了,事半功倍。

大家听完哄堂大笑,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的,反正我对这句话仅是过了耳朵一遍,根本没有进心里。严格来说,没有经过现实毒打圈子淬炼,根本不能参透这句要领。

如果这部小说仅仅讲拍马屁,那是过于片面化,但也离不开拍马屁。这种拍马屁可不是我们简单说的拍马屁,而是察言观色,耳听八方,眼观六路,能够听出话中话,话外音,站好队,但凡有点风吹草动,便能知道福兮祸兮。而且男子汉大丈夫识能屈能伸,时务者为俊杰,如果固执己见,最后倒霉的是自己。这个倒霉可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短则七八年,长则一生锦绣前程就此断送,从此不得志,郁郁寡欢,一辈子没有出头之日。

时代进步了,就业机会比之前多多了,好多人觉得选择的余地也比之前相应多多了。大不了老子不伺候了,也不看他们的眼色,到哪儿都能活。话不错,理却不是这个理。越是体面,上得了台面的工作,越是竞争惨烈,九死一生。如果做一名老百姓,那就没什么说的。

谁愿意一辈子做一个普通老百姓,无权无势,无能无力,眼馋着别人有车有房,孩子老婆热炕头,孩子接受优等教育,那心里可不是滋味。中国大多数父母信奉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一旦成家立业,人就有欲望,有欲望人就变了,变的心硬,心冷,心黑。就算再看不下去的事,也无动于衷。

这个变“心”的过程,就是升官发财之道。

故事讲第一批研究生迟大为(人如其名)被卫生厅厅长看中留了下来,从一个眼里揉不进沙子,看不惯世事,愤世嫉俗的人变成自己讨厌的人。迟大为初来乍到不谙世事为此付出沉重代价,冷板凳一坐就是七年。期间,也没觉得什么危险。直到结婚生子,接二连三现实问题出现,颠覆他的认知观,也打击到他强烈自尊心,让他不断怀疑自己,怀疑知识分子存在的额价值,让他逐渐意识自己太傻太天真,从清高到明白权钱的重要性,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为了自己能够顺利走上仕途,多次杀死自己,逼着自己顺应环境,出卖自己,出卖同事,出卖朋友,直到后来坦然面对权钱交易。

真是应了那句,初识不知曲中意,再看已是曲中人。

我现在才明白只有小孩子才分好人坏人,只有小孩子才分对错,而成年人只分利弊。生活不易,不仅动物趋利避害,人类也是一样的,这样才能生存,种族才能繁衍。步入中年,我不停反思自己,反思自己哪儿走错了,为什么走错,下次遇到怎么处理更好。我觉得书里的迟大为是幸运的,至少晏之鹤为他指点迷津,再加上马垂章马厅长的提携,真可谓平步青云,一飞冲天。我想,如果我早点看到这本书,或者说也遇到晏之鹤,马厅长这样的伯乐,就算不能平步青云,我也会少走很多弯路,少受几次骗。由于自己不谙世事,年少无知,终究是自己买单。

原来,这个世上穷困潦倒不值得同情。谁让这个世界本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认清这点,我也不再愤世嫉俗,而是理性的看待现实。如果不适可而止,后果不堪设想。还有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耐心等待的人。

机会,第一次抓住了,就顺了,抓住一次,就能抓住二次,抓住二次,也能抓住三次。

难就难在万事开头难,

小说围绕迟大卫,各色人等粉墨登场,让人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这么多人交织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圈子,呈现出社会的冰山一角。举一反三,不管在哪个圈子,都是一样的,也会遇到各色各样的人,这些人聚集在一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角色,每个人扮演自己的角色。至于最后结果如何,全靠一个缘。

人生机遇皆是机缘巧合,只在一念之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沧浪之水》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