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读书随记

        我个人一直不太爱表达和记录什么,经过疫情现在突然想记录一下自己的生活琐碎和读书感想之类的,以后忆往昔还能找到点什么。这本书有人说好看也有人说太烂了,以下内容仅代表个人读书感想,遣词造句没那么严谨,如有人杠,就是你对。(手动狗头保命)

        这本书的封面像一滴血,仔细看会发现是五个人。

      书中反转很多,因为大家都同名同姓,其中有一些设计让我意识到自己在看书的时候的一些“想当然”会使人走进误区、走进陷阱。书中的反转反转再反转,让我们能稍微活跃一下固化的思维。

      除了推理反转,书中的大篇幅还是用来写了一些社会上正在发生的事情,网络暴力、私刑、造谣等,包括对于一些重罪罪犯的态度,社会上的呼声总是希望能对其处以极刑的。人们总认为自己是正义之师,责怪法律的不完善,以正义之名宣泄愤怒。但却很少有人想过为什么法律是这样的。我之前看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强奸犯这么恶劣,国家法律却不对其处以死刑?”,这个问题下面我看到其中一个回答是“因为要给受害者一条活路”。从前我没想过为什么强奸犯不处以死刑,但看到那个回答的时候突然就懂了。因为对于强奸犯来说,如果强奸和杀人都是死刑的话,那很有可能会选择杀了受害者,降低了受害者生还的几率。书中“未成年人也该判死刑,不然根绝不了犯罪”,让我想到另一本书《消失的13级台阶》,死刑对于想犯罪的人真的有震慑力吗?还是监狱里的改造更有教育意义呢?

      网络暴力方面,书中“人人都为陌生人的案件、言论、纠纷激愤不已,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相左者对立、争吵、剑拔弩张。网络空间的节奏到底侵蚀到了现实世界,弄得人们心中充满戾气”。我认为其中一些人也是在网络上宣泄自己现实生活中隐忍的怒火,现实世界与网络空间的相互侵蚀,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还有些人嘴欠“这点小事情,有什么好说的”“什么抑郁症啊,都是装的,平时不是笑得挺开心的吗”“一看那个女生就是那种人”“跳啊怎么不跳啊,都在下面看了一个小时了”等等。

      书中“事没落在你身上,你说得轻松”,想起《知否》:“板子不打在身上,是不知道痛的。真要扯到自己身上来,是宽宥也没有了,慈悲也没有了,只要不是死了自家人,也是可以慷他人之慨的。”网上到处都是这样的人“这么有钱怎么不去捐款!”“老人家好可怜,你怎么不去帮她!”“你这么有钱就别让他赔了吧!”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这本书,最后引用书里的一句话:“匿名社交网络上,人类的可怕与残忍都清清楚楚地摆在了眼前”。

 

你可能感兴趣的:(《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读书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