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077:【研修】抓好习作教学的灵魂 让所有部分都指向一个核心 ——以六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为例

习作单元所有的知识具有聚合性、指向性。

        导语、课文(精读,两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两篇)和习作这六个部分显得特别紧凑,六个部分会有一个核心点。

(1)导语。

        导语分为两部分,一般的单元导语都比较浓缩。以六年级下册的习作单元为例:让真情实感自然流淌。有的时候也会用适合内容的名人名言来作单元导语。比如三年级上册以“细心观察”为任务的单元导语就是罗丹的一句名言:“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导语中还会出示我们本单元学习的语文要素。而这语文要素,会是我们整个单元学习都有意去训练的点。比如在六下习作单元导语下的语文要素是这样说的:“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第二点就是写出,这两点一点指向学习体会,一点指向学生的表达。

        对于精读课文。本单元安排的是朱自清的匆匆这篇课文和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这篇课文。《匆匆》,作者在文中有两处三连问,直接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无奈、伤感,从而回复了课文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在《那个星期天》一文中,作者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表现来突出自己心情的变化,从一开始的期待到等待后来的焦急再到最后的失望。他没有直接来表明自己的情绪,而是把这种情写在其他事情中,比如在挨日子中,写在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这些事中。课后练习往往提示着教学的重心。

(3)交流平台。

        本单元的交流平台以根据的形式整理了两种表达情感的方式。“有时”“有时”指出了两种方式,并且结合之前学习的精读课文进行总结,这样既是一个小结,也是对初试身手的一个铺垫。

(4)初试身手。

        本单元的初试身手要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出示了同样的事物因为心情的不同而出现的两种情景。高兴的时候,“花儿”“鸟儿”“树”的状态和不高兴的时候它们的状态,然后再去寻求原因,为何同样的景会显出不一样的感受,还是因为人心情的变化。这正好验证了刘勰所言的“情以物迁”而“辞以情发”先带着学生弄懂“辞”的含义,也就能理解,我们的文章就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感。

(5)习作例文。

        单元的第五部分是习作例文,共两篇:《别了,语文课》和《阳光的两种用法》。这两篇课文正好也对应了本单元提到的两种表达的方式。第一课是直接表达,第二课是把自己情感融进了事情、景物之中。习作例文的学习要紧扣住课后的问题,但是要注意,习作例文只是本单元内容的例证,他们并不需要像精读课文那样去讲解。教师可以更多地将这种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去找一找情感所在。

(6)习作

        本单元的习作就是让真情自然流露。学生从提供的感受性词语中选一个词语进行撰写,因为有了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基本能掌握这样的两种方法。愧疚、感动、欣喜的情绪学生写得挺多的。在教学中我们向学生传递一个想法:这些情绪的存在没有好与不好之分,积极的情绪和不积极、不阳光的情绪在每个人的生活都会遇到。因为人本来就是一个情感动物,不要片面以为只在开心、快乐、兴奋才是值得写下的情绪,其他的也一样可以。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写作077:【研修】抓好习作教学的灵魂 让所有部分都指向一个核心 ——以六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