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读后感

莱西市泰安路小学 刘春娜

记得大约能有十年前,参加一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时,我们当时的局长提出: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把基础知识打牢;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今天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篇文章,才似乎真正明白局长说的这两个目标任务的意思。小学阶段给孩子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我们盖一幢漂亮的楼房,如果地基打不牢固,那楼房就会地动山摇。

那怎样能把地基打牢呢?第一,无论哪个老师,接任一个年级以后,要通读小学阶段所任学科的一至五年级的教材,对小学阶段本学科的知识要点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仅限于自己所教年级的内容;第二,尽早培养孩子们读写的能力,通过各种方法把小学阶段的2000-2500个字掌握好,为以后的学习把“骨架”建构好。

有时候在听课的时候,很多老师讲起知识来没有深没有浅,不知道应该讲到什么程度,就是因为他们对整个小学阶段的这部分内容,掌握程度没有透彻的把握,所以重点突出不出来,重点抓不住。

把知识零散化,把难点分解开,我觉得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书中写到“每节课前把三个词语掌握好”,只需三四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但是学生养成习惯以后,日积月累,这2500个词掌握起来就不再是难事。比如数学课,也完全可以这样:口算题、计算题以及简便算法等等一些题,不一定非要集中到哪一课堂课来巩固这些知识,也完全可以分散在数学课的每一节课课前,拿出三分钟的时间做几道口算题或者做两道计算题,学生的积极性也高,并且对于比较吃力的学生来说,兴趣也比较高,孩子养成习惯以后,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也都提高了。

游戏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授课方式,比如课前用游戏导课,课中用游戏激发兴趣,把知识蕴含在游戏中等等方式,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没有任何一个儿童不对游戏感兴趣。只要老师们善于用心,善于挖掘,把游戏和我们的课堂、和我们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还愁我们的孩子厌学?还愁我们的孩子基础打不好、打不牢?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用我们的智慧去思考、去研究,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把每学期的任务完成就行了。如果我们的孩子都能遇到一位善于钻研、愿意想方设法把孩子的基础知识打牢,让孩子不至于在小学阶段就成为后进生的老师,那应该是孩子们的福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