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

        当听到余光中先生病逝的消息时,有些惋惜又有些悲伤,这位跨世纪老人为我们留下来了很多不朽的文章,他的文字带着独有的墨香。

       《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意蕴深刻,告诉读者雨是可以倾听的,在空气中独有的冷雨声是余光中先生发现的,饱经风霜蕴含历练,优美典雅,有其独特的味道。“雨,该是一滴湿漉漉的灵魂,窗外在喊谁。”余光中先生笔下的雨仿若妙笔生花,细细品味尤韵而生。在他笔下的文字总是感觉是鲜活的生动的。他的文字如同在寒冷的冬季盛放的梅花,苦寒过后的绽放让人钦佩。点点滴滴的冷雨,清脆生动的冷雨余光中先生笔下的冷雨总是耐人寻味的。

       余光中先生看似漂泊的一生也饱经风霜的洗礼,在他笔下的李白如同又鲜活了一般,仿佛又描绘了盛唐时期的李白,诗魂傲然于这世间。余光中先生的那首《寻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让人读后不禁赞叹如此文采,氤氲的墨香旖旎于这世间。余光中先生有一颗少年的赤子之心,对祖国的热爱,对文学的热爱,在他的笔下都化作了文字留在这世间。

       记得余光中先生笔下的《乡愁》这篇文章感动了无数海峡两岸的同胞。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这篇文章的用情之深从文字中便能感受到。让人情不自禁的有种淡淡的忧伤,细细品味,那是当时见不到自己亲人隔着一个海湾的浓浓的悲伤。我记得在书上见到过这样一幕,一对母子因台湾问题时隔数十年才相见,母子二人抱头痛哭,让旁人见了也不禁潸然泪下。

       听一听余光中先生笔下的冷雨吧,他的眼眸中有远方的家乡,经过书卷的浸濡,氤氲出浓浓的墨香。他的文字总是比雨声更生动,清脆可听。点点滴滴,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宛然于其中。

       尘世隔海,古屋不在。先生的笔墨永存。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听那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