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引言-人格理论

1.基本观点:人际关系。

沙利文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这种社会性表现为人际关系。也就是说,人是人际关系的存在,人只有在人际情境中才能生存和发展。

2.人格含义:人际情境的持久模式。

沙利文将人格定义为:使人类生活具有特征的周期性人际情境的相对持久的模式。他说“每个人有多少种人际关系,它就有多少种人格。”

3.人格动态过程:紧张与能量转化。

沙利文认为人类具有趋于心理健康的动力,同时每个人都有减少内心紧张的动机。人类经历着欣快与紧张的更替。“欣快水平和紧张水平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反关系,这是生命的特征;也就是说,欣快水平朝着紧张水平的相反方向变化。”       

沙利文区分了两种紧张,需要紧张和焦虑紧张。需要紧张,是对各种特定生物需求成分的经验,它比较接近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理论中的心理性欲需要,包括诸如饥,渴,温度,皮肤的生化调节和氧气的需求,也包括诸如睡眠,触觉,人的接触等一般生理需求。焦虑紧张是个人的人际安全受到实际或想象的威胁而产生的,它最初可能来自焦虑的母亲。

沙利文的焦虑紧张是其人际关系理论及其实践中最独特和最核心的动机力量。这个概念是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中所没有的,标志着精神分析的关系模式之开始。

沙利文把人看成一种能量系统,能量的积累导致紧张,而能量转化的功能在于消除紧张。    能量转化是指在满足需要或者减少焦虑的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有些能量转化变成相对持久的行为模式,被他称为动力机制。

4.人格结构:人格化与自我系统。

沙利文用人格化来表示人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形成,意指个体在追求生理需要和减少焦虑的经验中对自己、他人及各种事物所形成的具有态度倾向性的形象。

人格化的4种类型:

(1)对自己的人格化。将“好我”与“坏我”综合起来,形成关于自己的整体形象。

(2)对他人的人格化。能带来满足和安全的他人就是“好人”,造成痛苦和焦虑的他人就是“坏人”。

(3)对事物的人格化。如祖国母亲。

(4)对某种观念的人格化。如上帝或神。

自我系统:个人形成的一种具有防御功能的自我获得系统或一套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系统是人格化的产物,主要活动是减轻焦虑,获得满足,产生新快感,认识外界环境中的种种人际关系,并加以对付和适应。

自我系统由“好我”“坏我”和“非我”三部分组成。受赞许的行为就自我接受而形成“好我”,被反对的行为被自我禁止而形成“坏我”,既不能使需要得到满足,又受到重要他人强烈反对的行为和经验,就构成非我。

沙利文认为,个体试图通过安全操作的方式,否认或歪曲与其自我系统相违背的人际经验。安全操作主要有两种:分裂选择性忽视。分裂是指个体拒绝把某些冲动、欲望和需要纳入意识,选择性忽视是指拒绝那些自己不希望看到的事。选择性忽视与分裂的差别表现在程度和起源上,选择性忽视的经验比较容易被意识接受。

5.人格认知水平:经验模式

沙利文强调语言、表情和姿势的作用,认为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动力机制。

儿童要经历三种经验模式,

1.未分化的经验模式。前语言期,笼统,时间、空间和自我分不开。

2.不完善的经验模式。从8、9个月开始讲儿语为标志,慢慢开始区分自己与外界并能知觉事件之间的关系,但对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认知缺乏逻辑根据;能使用语言,但难以用语言符号进行交往。有些成人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这一水平。

3.综合的经验模式。两岁的某个时候开始,有一定的分辨事实和表达能力。能运用共同有效的语言符号进行思考和交往,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6.人格发展从婴儿到成人。

婴儿期,出生到18个月。

童年期,18~24个月到5~6岁。

少年期,6~8或9岁。

前青年期,9~12岁。

青年早期,13到17或18岁。

青年晚期,19或20岁到成熟。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引言-人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