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面试题汇总

目录

设计模式面试题汇总

一、设计模式基础

二、具体设计模式

(一)创建型模式

(二)结构型模式

(三)行为型模式


一、设计模式基础

  1. 什么是设计模式?为什么使用设计模式?
    • 设计模式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针对反复出现的问题所总结出的通用解决方案。使用设计模式可以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使软件更加易于理解和修改。
  2. 设计模式的主要分类是什么?请简要介绍每个分类的特点。
    • 设计模式主要分为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和行为型模式三大类。
    • 创建型模式主要用于对象的创建过程,比如单例模式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工厂模式根据不同的条件创建不同类型的对象。
    • 结构型模式关注的是如何将类或对象组合成更大的结构,例如代理模式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装饰器模式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
    • 行为型模式主要用于处理对象之间的交互和职责分配,比如观察者模式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二、具体设计模式

(一)创建型模式

  1. 工厂方法模式和抽象工厂模式有什么区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它们?
    • 工厂方法模式定义了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抽象工厂模式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需指定它们具体的类。
    • 工厂方法模式适用于创建单个产品对象的情况,而抽象工厂模式适用于创建一组相关的产品对象。
  2. 解释建造者模式的作用及其在什么场景下使用。
    • 建造者模式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适用于创建复杂对象,且对象的创建过程需要逐步构建,各个部分可以灵活组合的情况。

(二)结构型模式

  1. 解释适配器模式,以及它在将不兼容接口转换为兼容接口时的作用。
    • 适配器模式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它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类可以一起工作。
  2. 解释组合模式和外观模式,它们如何帮助简化复杂系统的管理和使用?
    • 组合模式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 “部分 - 整体” 的层次结构,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外观模式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简化了子系统的使用。

(三)行为型模式

  1. 解释装饰器模式和代理模式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的使用情况。
    • 装饰器模式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它不改变被装饰对象的接口。代理模式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代理对象和被代理对象实现相同的接口。
    • 装饰器模式常用于在不改变原有对象的基础上,为对象添加新的功能。代理模式常用于控制对对象的访问,比如远程代理、虚拟代理等。
  2. 观察者模式和发布 - 订阅模式有什么异同?它们在哪些情况下会被使用?
    • 观察者模式和发布 - 订阅模式非常相似,它们都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 不同之处在于,发布 - 订阅模式通常会有一个中间的事件调度中心,发布者将事件发布到事件调度中心,订阅者从事件调度中心订阅事件。而观察者模式中,观察者直接注册到被观察的对象上。
    • 它们通常在需要实现对象之间的松散耦合、事件驱动的系统中使用。

补充内容:

单例模式的多种实现方式及优缺点

  • 饿汉式:在类加载时就创建实例,简单直接,但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如果实例的创建很耗时或者占用很多资源。
  • 懒汉式:在第一次使用时才创建实例,可能存在线程安全问题,需要加锁保证线程安全,但加锁会影响性能。
  • 双重检查锁:在懒汉式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通过两次检查减少锁的使用频率,但实现相对复杂。

策略模式

  • 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它们一个个封装起来,并且使它们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使得算法可以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变化。比如在电商系统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促销活动选择不同的折扣计算策略。

模板方法模式

  • 在一个方法中定义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实现。它在父类中定义了一个算法的框架,子类可以在不改变算法结构的情况下,重新定义算法中的某些步骤。例如在文件处理中,父类定义了读取文件、处理文件内容和写入结果的框架,子类可以具体实现处理文件内容的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设计模式,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