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我们将来给大家介绍HandlerThread这个类,以前我们在使用线程执行一个耗时任务时总会new一个Thread的线程去跑,当任务执行完后,线程就会自动被销毁掉,如果又由新的任务,我们又得新建线程.....我们假设这样的一个情景,我们通过listview去加载图文列表,当我们往下滑动时,这时需要不断去请求网络资源,也就是需要不断开线程去加载网络资源,如果每次都new一个Thread,这显然是不合理的,那么该怎么办呢?相信大家都应该用过图片加载框架ImageLoader,其实ImageLoader内部就是通过Handler+Looper+Thread来实现的,内部维持一个线程池,通过Handler+Looper+Thread构建循环线程,每次有任务就取出其中的任务放到线程池去执行,没有就一直处于等待状态,直到有新任务被投放进来,如果任务过多就加入等待队列,直到其中一个线程执行完毕就从等待队列获取下一个执行的任务,这样就可以避免过多创建Thread所造成的资源消耗。当然Handler+Looper+Thread的实现方式并不是本篇的讨论重点,我们要讨论的是其实现替代者-HandlerThread,继承自Thread,本质是Thread,它与普通Thread的差别就在于,它有个Looper成员变量。其内部就是通过Thread+Looper来实现的,说白了HandlerThread就是Android已经封装好的一个拥有自己looper的线程,我们可以利用它执行一些耗时任务。我们先来看看HandlerThread的使用步骤并提供给大家一个使用案例:
一.HandlerThread的使用步骤
1.创建实例对象
1 |
|
参数的作用主要是标记当前线程的名字,可以任意字符串。
2.启动HandlerThread线程
1 2 |
|
到此,我们就构建完一个循环线程。那么我们怎么将一个耗时的异步任务投放到HandlerThread线程中去执行呢?接下来看下面步骤:
3.构建循环消息处理机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
构建异步handle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
第3步是构建一个可以用于异步操作的handler,并将前面创建的HandlerThread的Looper对象和Callback接口类作为参数传递给当前的handler,这样当前的异步handler就拥有了HandlerThread的Looper对象,而其中的handlerMessage方法来处理耗时任务,Looper+Handler+MessageQueue+Thread异步循环机制构建完成。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使用案例
二.HandlerThread的使用案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
|
思路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创建了两个Handler,一个用于更新UI线程的mUIHandler和一个用于异步下载图片的childHandler。最终的结果是childHandler会每个隔1秒钟通过sendEmptyMessageDelayed方法去通知ChildCallback的回调函数handleMessage方法去下载图片并告诉mUIHandler去更新UI界面。运行截图如下:
到此,HandlerThread的基本使用我们都有所了解了,接下来我们掰掰HandlerThread源码,挖挖其实现原理。
三.HandlerThread源码解析
HandlerThread的源码不多只有140多行,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先来看看其构造函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
从源码可以很明显的看出HandlerThread继续自Thread,构造函数也相当简单传递参数有两个,一个是name指的是线程的名称,一个是priority指的是线程优先级,我们根据需要调用即可。成员变量mLooper就是HandlerThread自己持有的Looper对象。onLooperPrepared()该方法是一个空实现,是留给我们必要时可以去重写的,但是重写时机是在Looper循环启动前。还记得我们在前面创建完HandlerThread后还要去调用start()方法后才可以去创建Handler吗?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揭晓其中奥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
这个是HandlerThread的run方法,代码也比较简单,开始就通过Looper.prepare()去创建Looper对象,然后通过同步线程去给当前成员变量mLooper赋值,并唤醒等待线程(后续会解析为什么要唤醒等待线程),然后在Looper.loop()循环启动前调用了onLooperPrepared方法,到此Looper创建完成,循环线程也启动完成。现在我们也就明白了创建HandlerThread后为什么要调用start方法了,因为通过调用start方法,程序会去执行run方法,这样才会去创建Looper对象并启动Looper循环,最后我们才能把Looper对象传递给Handler实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
这个方法名一看就知道是获取looper对象的,虽然很简单,但是这里有个地方还是要说明一下,方法开始后先去判断当前线程是否是启动状态,如果线程已经启动,再通过一个同步代码块去判断当前成员变量mLooper是否为空,如果为空,那就wait(),直到mLooper创建完成,否则就返回mLooper对象,那么为什么会由可能为空呢?还记得前面的Looper对象是在哪里创建的吗?没错,是在子线程,这样我们就无法保障我们在调用getLooper方法时Looper已经创建完成。因此在前面的run方法中当Looper创建完成后会调用notifyAll方法就是为了唤醒getLooper方法中的wait等待机制。
小结:在获取mLooper对象的时候存在一个同步的问题,只有当线程创建成功并且Looper对象也创建成功之后才能获得mLooper的值。这里等待方法wait和run方法中的notifyAll方法共同完成同步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
最后就是两个停止looper线程的方法了,以上有两种让当前线程退出循环的方法的区别就是quitSafely方法效率比quit方法标率低一点,但是安全。具体选择哪种就要看大家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