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事件冒泡和事件捕获

在JavaScript中,事件冒泡(Event Bubbling)和事件捕获(Event Capturing)是两种不同的事件传播机制。当你在DOM元素上注册事件时,事件的触发并不会立即发生,而是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传播。事件的传播机制决定了事件如何从目标元素传递到DOM树中的其他元素。

目录

事件捕获和事件冒泡的提出

为什么整合了捕获和冒泡机制?

事件传播的顺序

具体例子实现


事件捕获和事件冒泡的提出

  • 事件冒泡 最早由 微软 在 Internet Explorer 中提出,作为一种事件传播机制。当用户与元素交互时,事件从目标元素开始,逐层向父元素传播,直到 document

  • 事件捕获 是后来由 W3C 引入的,它与冒泡机制相反,事件从最外层的祖先元素开始传播,逐层向目标元素传递,直到事件到达目标元素

为什么整合了捕获和冒泡机制?

捕获和冒泡机制被整合到浏览器事件模型中,目的是为了提供更细粒度的控制,让开发者能够根据需求选择何时触发事件,并控制事件的传播路径。具体原因如下:

  • 事件捕获 允许开发者在事件到达目标元素之前进行处理,适用于某些需要提前干预的场景。
  • 事件冒泡 允许开发者在事件到达目标元素之后逐层向上传播,适用于处理从目标元素到更高层的所有相关逻辑。

事件传播的顺序

在现代浏览器中,事件会按以下顺序传播:

  1. 事件捕获阶段:事件从根元素(document)开始,向下传播到目标元素(如果事件监听器启用了捕获)。
  2. 事件目标阶段:事件到达目标元素并触发目标元素的事件处理程序。
  3. 事件冒泡阶段:事件从目标元素开始,向上传播至父元素,直到根元素。 

具体例子实现





    
    
    Document
    



    

1.事件冒泡从内部向外,事件捕获从外部向内

2.如果开启了事件捕获,需要在 addEventListener 方法中传递第三个参数 true,捕获和冒泡同时存在,先捕获后冒泡

3.如果同时开启了多个事件捕获,先外后内

4.阻止事件冒泡:e.stopPropagation()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script,前端,开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