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net树形拓扑解析

在 Mininet 中,tree,depth,fanout 用于定义树形拓扑的参数,其中:

  • depth:树的深度(层数),包括根节点所在的层。
  • fanout:每层节点的分叉数(每个节点连接的子节点数量)。

对于 tree,4,3,即深度为 4,分叉数为 3,其节点生成规则如下:


一、拓扑参数定义
  • depth=4:交换机的层级数(根为第1层,共4层交换机)。
  • fanout=3:每台交换机(非最后一层)连接3台子交换机或主机。

二、节点组成与层级结构
层级 节点类型 生成规则 数量
第1层 交换机 根交换机(s1) 1台
第2层 交换机 根分叉3台子交换机(s2, s3, s4) 3台
第3层 交换机 每台第2层交换机分叉3台(s5~s13) 9台
第4层 交换机 每台第3层交换机分叉3台(s14~s40) 27台
主机层 主机 每台第4层交换机下挂3台主机(h1~h81) 81台

三、拓扑示意图(修正版)
第1层(根交换机)                  s1
                          /      |        \
第2层(交换机)          s2       s3         s4
                     / | \     / | \       / | \
第3层(交换机)       s5 s6 s7 s8 s9 s10 s11 s12 s13
                   /|\ /|\ /|\ /|\ /|\ /|\ /|\ /|\
第4层(交换机)  s14~s40(共27台)
                   /|\       ...(每台交换机下挂3台主机)
主机层           h1 h2 h3  ...(总计81台)

四、关键规则总结
  1. 交换机层级:严格按 depth 参数生成指定层数,主机不占用独立层级。
  2. 主机位置:仅挂载在最后一层(第4层)交换机下,数量为 ( {末层交换机数} *{fanout} )。
  3. 总节点数
    • 交换机总数:(1 + 3 + 9 + 27 = 40)
    • 主机总数:(27* 3 = 81)
    • 总计:121个节点

五、常见误解澄清
  • 误区:认为主机占据第5层,导致层级混乱。
  • 正解:主机直接挂载在第4层交换机下,不单独计为层级(树深仅统计交换机层级)。

六、Mininet 启动命令
sudo mn --topo tree,depth=4,fanout=3
  • 输出验证
    mininet> nodes
    可用节点:h1~h81 s1~s40
    

七、资源占用与优化建议
  1. 内存需求:约3~4GB(81主机+40交换机)。
  2. 性能调优
    • 使用轻量级交换机:--switch ovsk(内核模式OVS)。
    • 关闭无关服务:--mac --arp(自动生成MAC和ARP表)。
  3. 限制规模:若资源不足,降低参数至 tree,3,2(共14节点)。

总结

树形拓扑 tree,4,3 是由 4层交换机+81台主机 组成的121节点网络,层级清晰,主机直接挂载末层交换机。通过明确参数定义和层级规则,可避免结构误解,高效用于大规模网络仿真实验。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技术进阶通途,网络,mininet,sdn,nf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