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EEPROM、NOR Flash、NAND Flash 是常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断电后保留数据)(DS-R1生成)

在电子系统中,EEPROM、NOR Flash、NAND Flash 是常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断电后保留数据),但它们在性能、结构、用途上有显著差异。以下是核心对比:


1. 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

  • 写入方式
    • 支持按字节擦写,无需全片擦除即可修改单个字节数据。
  • 容量
    • 通常为 几KB到几MB,适合存储少量数据(如设备配置参数、校准数据)。
  • 速度
    • 写入速度较慢(ms级),但擦除无需延时,适合低频修改场景。
  • 寿命
    • 典型擦写次数约 10万~100万次,高于一般Flash。
  • 应用场景
    • 存储频繁更新的小数据(如家电的温度设定值、电子秤校准值)。

2. NOR Flash

  • 结构特点
    • 并行寻址结构,支持XIP(直接执行代码):CPU可直接从NOR运行程序,无需预先加载到RAM。
  • 容量
    • 通常为 几MB到几GB(如嵌入式设备固件存储)。
  • 速度
    • 随机读取速度快(类似RAM),但写入和擦除慢(需按块操作,如KB级)
  • 寿命
    • 擦写次数约 1万~10万次,对固件存储足够。
  • 应用场景
    • 存储需快速读取的代码(如BIOS、嵌入式系统启动程序)

3. NAND Flash

  • 结构特点
    • 串行页结构,按页(如4KB)和块(如256KB~4MB)操作,必须整块擦除。
  • 容量
    • 从GB到TB级(如SSD、SD卡、手机存储)。
  • 速度
    • 连续读写速度快(适合大数据流),但随机读取性能远低于NOR。
  • 寿命
    • 擦写次数较低(SLC约10万次,TLC仅约1000次),需依赖纠错算法(ECC)和坏块管理。
  • 应用场景
    • 大容量数据存储(如操作系统、视频、照片)。

关键对比表

特性 EEPROM NOR Flash NAND Flash
最小擦写单元 1字节 块(如64KB) 块(如256KB)
读取速度 极快 中等
写入/擦除速度 慢(ms级) 慢(块操作) 快(连续传输)
容量 小(KB-MB) 中(MB-GB) 大(GB-TB)
成本
主要用途 小数据配置 代码执行 大容量存储

选型建议

  • EEPROM:高频小数据修改(如参数记录)
  • NOR Flash:需直接运行代码的嵌入式系统(如路由器固件)
  • NAND Flash:大容量数据存储(如手机、SSD)

附加注意:Flash还需关注坏块管理(NAND)文件系统适配性(如SPI NOR需Flash驱动,NAND需FTL层管理磨损均衡)。

你可能感兴趣的:(嵌入式硬件相关,开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