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相机选型

机器视觉相机选型主要取决于使用场景、分辨率、帧率等因素,以下是详细的选型指南:

 

一、相机类型

 

2. 面阵相机:适用于静止检测或一般低速的检测。其传感器包含多行感光元素,常用尺寸有1、2/3、1/2、1/3英寸等,单帧图像即可获取完整二维信息,适合对细节要求较高的场景,如人脸识别、高精度三维建模等。

 

3. 线阵相机:适用于大幅面高速运动或特殊应用的检测,如布料、滚筒等连续材料的检测。其图像传感器只有一行像素点,每次拍摄只能获得一列像素数据,通过连续行扫描的方式成像,适合快速而连续的图像捕捉领域,如机器人装备的移动对象检测。

 

二、分辨率

 

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细节还原越好。但分辨率高带来的图像数据量也大,后期的算法处理就越复杂。因此,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分辨率。常见的工业面阵相机分辨率有500万、1200万、6500万等;线阵相机分辨率常见有2K、4K、8K、16K等。

 

三、帧率

 

帧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相机采集图像的速率。面阵相机的帧率单位是fps(帧每秒),如181fps即相机每秒内最多可采集181帧图像;线阵相机的帧率单位是kHz(千行每秒),如80kHz即相机每秒内最多可采集80000行图像数据。需根据被测物体的运动速度选择合适的帧率。

 

四、曝光时间和快门

 

曝光时间是为了将光投射到照相感光材料的感光面上,快门所要打开的时间。曝光时间长,进光量就越大,适合光线条件较差的情况;曝光时间短则适合光线比较好的情况。需根据应用场景的光线条件选择合适的曝光时间和快门类型。

 

五、芯片类型

 

相机芯片主要分为CCD和CMOS两种:

 

2. CCD相机:技术更成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信噪比,图像质量较高,但功耗较大。

 

3. CMOS相机:成本更低,功耗更小,在同样的成像质量下已逐渐取代CCD芯片,但在一些更高收集速度、更高质量的图像和分辨率的应用场景,使用CCD会更好。

 

六、输出接口和传输协议

 

不同的输出接口和传输协议采集传输的速度也不一样,常见的有GigE(俗称千兆网相机)、USB3.0(俗称USB3.0相机)、CameraLink等,需根据系统需求和传输速度选择合适的接口和协议。

 

七、颜色

 

一般情况下,选择黑白工业相机能满足大部分应用场景的需求,且能避免由彩色转换成黑白图像再运算这一步骤,简化流程,提升图像画质。只有在有需要识别颜色的情况下,才选择彩色相机。

 

八、品牌和服务

 

好的品牌代表着过硬的产品质量、优秀的售后服务和完整的技术支持。在选型时,也需考虑品牌因素,选择有良好口碑和服务的品牌。

 

综上所述,机器视觉相机的选型需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建议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打光测试,找到最合适的相机。

你可能感兴趣的:(OpenCV与机器视觉,计算机技术,迁移学习,数据结构,数码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