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社交网络杂想

转载自Mobile 2.0

弹性社交网络,一个在目前这个时点谁都不能解释清楚的新概念;但关注移动互联网的朋友都知道这个概念最早来自于Color。关于Color,可以查看Mobile 2.0博客文章《Color融资4100万美元的猜想》。

Color的初衷是创建一种新型的社交网络新方式,在具体操作上就是利用地理位置、图片和排列算法,将关注同一事件并在附近的人通过群组的方式划分,进而实现社区的构建。在这样的逻辑中,人与人的真实关系是可近可远的。Color是希望你和你认识的人(强关系or熟人)一起使用,同时也允许你和完全陌生的人在同一个群组。中国古语把这样的事情解释为邂逅。

所以在这里我想对于弹性社交网络中的弹性这两个字的解释就是:可松可紧。可以是完全陌生人,可以是一夜情,可以是熟人,可以是闺蜜,可以是……。打一个非常简单的比方,一次行业沙龙会议上的参与者,可能有你的同事、有你微博关注的人、有你的朋友、甚至可能你的老婆也在,这些人中有些是和你有非常强关联的,也有些人可能这一生你们仅仅见过这一次面。

不过可惜的是Color玩砸了,砸的很彻底!很多国内的观察者们都觉得Color太“坑爹”了,一如现在这个时点大家对LBS行业的评价一样:签到就是没意义、LBS不足以支撑一个独立的平台、LBS是大坑、谁搞LBS谁死……。似乎一时间吐槽LBS这件事情一点门槛都没有,大家都成了“砖家”。

作为半个移动互联网从业者,在Color已经失败的今天,我仍然不愿意轻率的下定论说弹性社交网络是“坑爹”的。相反,随着最近一段时间详细了解了一些移动互联网创业项目之后,我忽然意识到大家在做的其实都是弹性社交网络的方向,只不过我们在做的初期并没有意识到。

这件事一如SoLoMo,在概念出现之前大家也在做类似的事情,但没人总结了这样一个全面且贴切的概念。回到弹性社交的概念本身,它还很新潮,新到很多行业内的人即便在做类似的事情也都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弹性社交。

为了说明这一“新潮”的概念,我用4个自问自答的问题来描述:

1、弹性的需求基础?

2、弹性社交网如何建立?

3、弹性的典型国外案例?

4、目前可以看到的国内的项目?

第一个问题:弹性社交网络的基础是什么?——关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先找到社交网络的基础是什么?我想这个答案很明显:关系。无论是以Facebook、QQ(IM)为代表的传统双向确认强关系,还是Twitter、Path为代表的单向信息传递关系,所有的社交网络的关系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这套关系的理论基础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六度分离”理论,即: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只需要很少的中间人(平均6个)就可以和全世界的任何一个人建立起联系。

注意这句话的最后5个字:建立起联系,最终的目的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确定的是任何一个我们可以看到的在互联网上的社交网络平台上的关系都对应现实世界中的关系。

沿袭这一理论,那弹性社交网络的基础应该就是建立弹性的社交关系。

这样的关系不是Facebook、QQ那样的双向确认的强关系,也不是类似Twitter的单向广播式关系,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没有明确界定的关系。

这个关系可以解决任何一个现有SNS没有解决的核心问题:虽然我知道我可以通过6个人联系到我眼前的这个人,但到底如何连接?他到底是谁?是我微博好友的老婆、还是我同事的大学同学、亦或是我们之前某次活动其实见过面并且换过名片?

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这样的社交关系呢?或者说为什么人们需要这样的关系呢?

第二个问题:弹性社交网络如何建立?——场景!

弹性社交网络与目前的社交网络最大的区别就是场景,任何的弹性网络都需要特定的场景来实现。我现在想到的比较典型的弹性场景如:会展现场、演唱会/球赛、社会事件现场、酒桌上、夜店、KTV、火车上、飞机上……

简单理解,任何可以交换彼此身份信息的场景其实都可以建立一个弹性社交网络。关系建立的方式就是交换身份信息的方式,比如:换名片、互留手机、互加微博……,但这里切记要注意,弹性社交网络并不等于陌生人交友、不等于LBS确认也不等于群组聊天。

第三个问题:国外谁在做?

理论之外让我们看看美国到底有何新兴的产品出现;除了众所周知的Color之外我找到了2款比较典型的弹性社交产品:Sonar和With。

1、Sonar:今年的TechCrunch Disrupt大会(纽约站)亚军得主(冠军是P2P汽车租赁服务——Getaround)。

产品slogan:Know who’s here

“Sonar的原理非常简单,开启Sonar应用之后,我们将为你指出角落里的那个家伙是你大学室友的Facebook好友、点唱机前的那位型男就是你在Twitter上关注的一位VC、吧台的那位索女也喜欢Arcade Fire 和 海明威。”

事实上Sonar想要解决的这一问题很难,因为普通的社交图谱密度很可能达不到能在特定位置将两个陌生人相连接的程度,此外,陌生人之间也会对使用这种开放性的应用有所抵触。

Sonar的解决方案是,利用用户已经在其它社交网络上分享的数据,来加大用户社交图谱的密度。Sonar打算将海量数据的利用作为其盈利模式,创始人Brett Martin表示:“我们的愿景是聚合和分析所有的实时位置相关数据,来帮助大品牌商和中小企业主实时地识别其(潜在)客户,以提供最及时、最相关的优惠信息”。

2、With:知名图片分享应用Path团队的另一款产品。

产品slogan:A fun,simple way to share who you’re with.

在With上分享你周围的新鲜事儿包含有下面三个要素(Via iFanr):

至少选定一个好友(必选)

输入一段描述(可选)

拍摄一张照片(必选)

发布更新之后,好友们可以在 With 和 Twitter 客户端上看到你的信息,并加入到你的活动中来。如果是集体活动的话,With 的可玩性非常高:它充分利用了 LBS 的精确特性和 Twitter 的传媒特性,能够在茫茫人海中形成一个“以事件为中心”的小圈子。

观察这两款国外的弹性社交网络应用,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异同:

共同点:基于地理位置、基于特定事件、基于特定标签、基于现有SNS平台;

不同点:一个主要集中在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集中在原有Twitter好友之间互动。

第四个问题:国内谁在做?

国内的很多移动互联网创业者其实也想到了在某些特定场景下的社交关系建立是需要新的工具、平台来实现的,所以目前这个时点已经开始有产品透漏出弹性社交的味道,介绍几款目前已经上线或者马上上线的产品。

1、幸会

幸会是一个基于线下互动的强关系移动社交网络,帮助用户记录,拓展和维系真实生活中的人脉关系。通过让用户创建活动或聚会专属的话题标签,以签到行程的方式聚拢同时同地的活跃人群,即时交换名片建立联系,发现和分享人脉的价值。

幸会的产品逻辑是通过特定的线下聚会活动,将在活动现场的人圈在一起。限制条件:当时且当地,即人必须在现场(LBS定位)且满足活动时间区间,用户才可以进入这个圈之内,进入后可以与其他人互相交换名片。

2、+1

北京/上海/广州,集交友、位置、娱乐于一体的移动社交网络应用程序。她通过算法发觉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集。由不断的+1产生交集指数,你可以找到与你有着相同生活轨迹和兴趣爱好的陌生人,让你在繁华的都市中,结交素未谋面且志同道合的同城好友。

我简单试用了下+1的产品,其实逻辑也十分简单,通过一次次的线娱乐活动(音乐节、演唱会、球赛、话剧等)圈用户,进而产生两种关系:同活动内用户和共同参加过X次活动的用户;后一种关系是更明显的弹性体现。

3、在这儿IM(未上线)

用户可以使用在这儿查看谁和自己参加了同一个活动,如果找到感兴趣的人,可以方便的把他们加入“好友列表”,或者给他们发信息约定见面。在这儿能够节省宝贵的时间,使得每次交谈都是有意义。(Via 动点科技)

初看在这儿的产品逻辑,很多人会认为它和最新版微信iOS很像,即附近XX米之内的用户;与之不同的是在这儿添加了活动列表,限定条件则是地理位置,如下图:

从上面描述的三家国内产品的特性看,大家都意识到了在特定的会议、活动类场景下的社交需求是现有社交产品/平台所满足不了的,用户需要另外一个工具或平台来管理这类的弹性关系。

但同时我的脑海中也出现了另外的一些疑问,

1、是否只有针对活动类这样的场景才有得搞?(公交站/地铁站场景、同飞机/火车场景、同饭局场景似乎都可以)

2、是否一定要做地理位置的限定?(未必,这个问题类似很多LBS项目的虚假签到一样,即不在当地但因为关注目标地而签到,这没什么不合理)

3、是否一定要依靠现有SNS平台?(这点我实在没有想清楚,但基于现有平台可以保证项目初期的饱满度要好一些,Color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问题死掉的)

写在最后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很多人会开始深入思考弹性社交这件事情,这里面可以深挖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我只想明白了一点点,欢迎有同好的朋友找我([email protected])讨论这一话题。

0条评论 | jyconan

你可能感兴趣的:(color,移动互联网,新锐思想,弹性社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