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开发中的“人类容错性”——老兵不死

程序开发中的“人类容错性”——老兵不死_第1张图片

周末得空,把前一阵买的MEAP版本的Big Data已经出了的两张给翻完了,觉得有点不划算,主要是内容之前在Nathan Marz的博客,以及Twitter发布出来的各类Slides里都已经看过了(话说Twitter去年年头上说Rainbird要开源到现在也是坑爹地没个影)。但是有一个新词儿还是让我觉得“心有戚戚焉”,把最近在Team里数据处理架构做的各种迁移工作的精髓给说出来了,就是这个Human Fault-Tolerance。

在这个人人都热衷于叫唤Big Data,讨论CAP理论的时候,Nathan同学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一点,其实CAP也好,Cassandra的Dynamo模型也好,HBase的Big Table模型也好,看似非常酷非常好用,解决或者部分解决了各种一致性和可用性问题,但是其实对于Big Data处理的架构的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对于各种人类错误的容错性。

其实即使在没有海量数据需要处理的时候,各个程序也要考虑各种人类容错性。最简单的例子就在设计数据库的时候,对于删除操作大家都喜欢用个标记字段来标记删除,而不是真把记录删掉。类似的,在各种实时数据处理的事务里,除了普通的各种check和特殊情况考虑之外,通常有经验的程序员会做两件事情,一个是做日志,记录所有实时输入的日志,而是在整个处理的逻辑外面捕获所有的Exception,然后对Exception也会记录日志。做这些事情的原因是有这样一个假设,人会犯错,程序员会写出Bug。即使对程序做了充分的测试,但是当程序进入真实环境运行的时候,仍然会有你想不到的意外情况发生。当意外发生的时候,这些日志,记录能够帮助你把数据恢复到一个正常的状态下。记得在我工作的第一个年头里,就曾经花过一整天,将由于一个Bug引发的数据错误通过人肉SQL恢复过来。

当进入Big Data时代的时候,光光依靠简单的日志记录和人工恢复,已经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了。一天如果有个几条数据在几千条数据里面出错,也许你能够手工恢复过来;但是如果当一天的数据有几亿条,聚合后生成的数据记录也有几千条的时候,恐怕你就不能使用记录错误日志,然后人肉恢复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了。而需要依靠在系统实现的架构层面来解决这些问题,Twitter推荐的实现方式就是让事实数据immutable,所以所有的数据都会记录,要看的数据是基于事实数据,计算出来的视图,非常简单粗暴,但是有效的方式。

话说回来,基本上,能不能写出Human Fault-Tolerance可以看做是一个程序员是否有充足的工业界工作经验的一条标准,这个不是依靠聪明和天赋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完全依靠血泪教训得来的,从这个角度讲,老兵不死。虽然IT特别是互联网行业常常充斥着“30岁要转行,因为加班加不动了”,但是我向来是以为,有经验的工程师的价值始终被低估了。即使是不是Super Star的老工程师,也许光光写新功能写算法,未必比新人强出多少,但是这些血泪教训带来的经验,只要能够躲过一次问题,带来的价值也许就是一个工程师一两个月的工作量了(当然,无论如何记得,10年工作经验和1年工作经验重复10次的差别)。当然,更好地是团队能够拥有天才程序员,比你年轻比你聪明还比你身体好,比如Nathan Marz同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life,idea,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