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看 IT 博客了, 今天看 sea.js 时文档中提及两篇博客, 点击进去看了一下, 甚有启发,
所以萌生了多看看相关博客的想法. 如果有心得笔记随手记/复制粘贴一些...
== 博文1 (某书评) ==
本来面目——大教堂、集市,与作坊 (2009-04-23)
http://blog.csdn.net/aimingoo/article/details/4104813
Cathedral: 大教堂, 总教堂
Bazzar: 街市, 百货商店.
Rosenberg: 《梦断代码》 记录一段(失败的)历史。
如何 《走出软件作坊》?
大教堂隐喻正统的(大型)工程(方法), 如 RUP, CMMI, 通常冠以统一(Unified),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等. 如同宝典,圣经, 不容置疑.
集市隐喻乱而无组织的软件开发形式(如梦断代码之...).
坊间渐有成功者...遂以深问,复答之:实战。一战再战,久战成军。
战法呢?无有法度,仅有手记一册而已。
相关书: 《人月神话》
狭义工程, 或称具体工程, 解决一个具体的工程目标. 目标也许还未定, 只能一步一步摸着走.
作者书《大道至简》写道: 做了这么多年项目,当我一听到“那我们就开始开
发吧”这句话,就哆嗦。因为,大多数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连组织结构是什么都还没搞
清楚呢。
《梦断代码》: 卡普尔声称要做一个能打败一切PIM 软件的 PIM (?? 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但是这个团队没有任何可以依赖的组织结构... 直至失败.
也记录了微软 Longhorn 项目的失败, 一种大教堂工程的失败.
阿朱的《走出软件作坊》讲的大多是招式,但没有套路,大半都是见招拆招的。
阿朱的每一篇文章,都先讲背景。... 背景之下, ... 才讲那个"具体的招式".
但是阿朱是怎么有“鬼招儿”的呢?书里写了. (这是一个好问题!)
书读得太多,就有了知见障。
“具体工程”是具体现实环境下的工程。在具体工程中, 对环境的了解, 比目标(等等)更应靠前(重要).
背景, 就是你的知识. 背景知识要多要杂. 如果懂得少, 就要学会多听. (听成博学家)
狭义工程的目标, 就是目标本身. 广义工程的目标, 是为了证明软件活动(证明神存在).
《梦断代码》: 译者韩磊
我们的背景:既不是大教堂,也不是集市。
我们的背景下,我们讲人情关系,我们讲面子,我们讲“过得去”。
我们这些模模糊糊的概念...
改变一只蚂蚁的路线都难,何况是人,更何况是一个团队。我们得承认(包括客户、
需求方以及领导在内的)团队中的人情、关系,以及模糊的言辞,我们得具体地去分析它、
消除它或利用它。但前提是我们要承认它的存在和短期内的难以消除,因为这正是我们文
化的一个部分,一个成份。这,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因此, 更多的应关注人性, 而非工程学)
== 博文2: ==
尊重反对派(上,下):
http://blog.csdn.net/aimingoo/article/details/4128616
熊逸: 《春秋大义》以
历史为大背景来看,正确与错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哪种论调更符合发言者的利益。
Soul:大多数的争论不是为了正误,而是为了面子。
架构师的修养之一: 如何看到(出来) "什么是正误,以及什么是面子".
《走出软件作坊》一书的中心思想: 很简单,就是“反思”。
反思就是这样,看到好的,也看到不好的。
软件作坊承认了一种公司和团队模式的存在:公司小,生存危机大;经验少,连写代码都还在学,
更不要谈架构、设计、工程之类的风花雪月。(承认客观现实, 不要自欺欺人)
阿朱的《走出软件作坊》从根本上,就是从一个小公司、小作坊如何对外建立公司信任,对内建
立公司信心讲起。(所以我们要问, 信任来自哪里? 你是如何信任别人的?)
我们讲人情讲面子,但哪本书是讨论到人情面子问题的呢?
作坊的某些行为,形象是丑陋的, 源于我们的工程环境是丑陋的. 但还是要吃饭.
作者认识到: 完成项目所得的经验,是了解工程本质所必须的依据。也就是说:实践出真知。
狭义工程 vs. 广义工程:
1. 狭义工程与广义工程,在(人月神话所述的)根本目标与次要目标上是正好相反的;
2. 狭义工程的结果,是广义工程讨论的基础,亦即是实践与反思,是广义工程问题得以解决的必要前提。
(可以理解为, 是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关系)
《走出软件作坊》中所体现的实践精神。(一个或多个实例)
(网友)caoz 指出了阿朱的不足: 未曾在互联网领域有过经验。(也即说, 该书的经验不确定能用于网络项目)
小标题: 尊重反动派 (终于讲到标题思想)
引用道德经: "反者道之动". 另一种理解: 道, 总是向着与它相反的方向运动, 所谓物极必反.
由此作者减少了在本质上与他人争论的冲动.
本文重点(论据):
既然物极必反,那么所谓正确与错误,都与时间、场景相关。(相对主义)
一个观察所得的现象与经验,在时间飞逝之后,现象的本身便没有意义。(案例, 特殊性)
存在意义的,是对现象的思考与所得。(通过反思)
更深层面的,是对现象背后的种种关系的剖析之所得。(抽象出一般性, 认识论问题)
而这些得,即便是“道”一样的至理,最终仍然向与它截然不同的方向行去。(哲学问题)
本文主要(论点):
所以我说“尊重反动派”,因为他们其实是你的目标。你看到他们在反对什么,其实你就在追
求什么。
多读些不同的书评,尊重一下书评中自己“并不那么喜欢”的言论,多冷静下来问问自己的所得所见...
不要以为立场摇摆的就是墙头草,不要以为言不切实的就是老油子。需要决策的时候果敢,需(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