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学设计模式——高内聚、低耦合

    背景

    本文标题为什么叫小菜学习设计模式,原因是本文内容主要是学习《大话设计模式》时的笔记摘要部分,当然,并不是记录书中小菜的学习过程,这个完全没有意义,而是指本人学习设计模式的成长之旅。

    真诚的希望自己能够从一名小菜成长为一名大鸟!

    编写的程序应该满足:

    1)可维护

    2)可扩展

    3)可复用

    4)够灵活

    废话少说,言归正传,设计模式原则之:高内聚、低耦合

    当然,这条原则不是面向接口编程的具体原则,他是所有原则、所有设计模式都必须遵循的一条亘古不变的宗旨。

    网上学习与记录

    起因:模块独立性指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子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的联系最少且接口简单,两个定性的度量标准――耦合性和内聚性。

    1、耦合性

    耦合性也称块间联系。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模块之间联系越紧密,其耦合性就越强,模块的独立性则越差。模块间耦合高低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调用的方式及传递的信息。

    耦合性分类(低---->高): 

    无直接耦合;数据耦合;标记耦合;控制耦合;公共耦合;内容耦合;

    1 无直接耦合:

    2 数据耦合: 指两个模块之间有调用关系,传递的是简单的数据值,相当于高级语言的值传递;

    3 标记耦合: 指两个模块之间传递的是数据结构,如高级语言中的数组名、记录名、文件名等这些名字即标记,其实传递的是这个数据结构的地址;

    4 控制耦合: 指一个模块调用另一个模块时,传递的是控制变量(如开关、标志等),被调模块通过该控制变量的值有选择地执行块内某一功能;

    5 公共耦合: 指通过一个公共数据环境相互作用的那些模块间的耦合。公共耦合的复杂程序随耦合模块的个数增加而增加。

    6 内容耦合: 这是最高程度的耦合,也是最差的耦合。当一个模块直接使用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或通过非正常入口而转入另一个模块内部。

     2、内聚性

    内聚性又称块内联系。指模块的功能强度的度量,即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若一个模块内各元素(语名之间、程序段之间)联系的越紧密,则它的内聚性就越高。
    内聚性匪类(低-->高): 

    偶然内聚;逻辑内聚;时间内聚;通信内聚;顺序内聚;功能内聚;

    1 偶然内聚: 指一个模块内的各处理元素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2 逻辑内聚: 指模块内执行几个逻辑上相似的功能,通过参数确定该模块完成哪一个功能。

    3 时间内聚: 把需要同时执行的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模块为时间内聚模块。

    4 通信内聚: 指模块内所有处理元素都在同一个数据结构上操作(有时称之为信息内聚),或者指各处理使用相同的输入数据或者产生相同的输出数据。

    5 顺序内聚: 指一个模块中各个处理元素都密切相关于同一功能且必须顺序执行,前一功能元素输出就是下一功能元素的输入。

    6 功能内聚: 这是最强的内聚,指模块内所有元素共同完成一个功能,缺一不可。与其他模块的耦合是最弱的。

 

    总结:

    耦合性与内聚性是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标准,将软件系统划分模块时,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提高模块的独立性,为设计高质量的软件结构奠定基础。

    如果某个元素与该模块的关系比较疏松的话,可能该模块的结构还不够完善,或者是该元素是多余的。

    内聚和耦合,包含了横向和纵向的关系。功能内聚和数据耦合,是我们需要达成的目标。横向的内聚和耦合,通常体现在系统的各个模块、类之间的关系,而纵向的耦合,体现在系统的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声明:本文所述大部分内容来自网上,之所以自己还要写一遍是因为便于后期学习,没有其他用意。


你可能感兴趣的:(低耦合,高内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