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设备的管理

一、管理目的

        1.完成用户请求

        2.提高速度

        3.改善利用率

二、功能以及任务

       1.外围设备中断处理

       2.缓冲区管理

       3.外围设备的分配

       4.外围设备驱动的调度

       5.虚拟设备以及实现

三、数据传输的控制

       1.直接控制,是当时没有中断机制的时候用程序不停的检测设备状态

       2.中断方式,CPU-》I/O命令-》设备控制器控制设备-》CPU发送中断信号;但是传输方式用(字、字节)

       3.DMA方式 对中断方式的改进传输用块的方式,包含多个寄存器记录状态信息

       4.通道控制技术,为了让I/O尽可能的独立,通道-》设备控制器-》设备;通道多块同时;DMA单块

四、缓冲技术

       缓冲的目的是:解决各个部分访问速度的不匹配,以及效率

       缓冲类型:单缓冲、双缓冲、多缓冲、缓冲池

五、设备分配

       原则与策略:独占、共享、虚拟;独占分配策略,共享分配策略,虚拟分配策略;

    设备分配方式:静态分配方式、动态方式

       设备独立性:应用程序与具体的物理设备无关,系统增减设备时程序不必修改;

                        系统必须实现逻辑设备表的数据1.整个系统一个(不适合多用户);2.每个用户一张表

设备分配数据结构:设备控制表、控制器控制表、通道控制表,系统设备表         

               算法:先到先得,优先级

       SPOOLing技术:

     设备驱动功能特点:

设备处理方式处理流程:

最后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http://my.oschina.net/u/1185580/blog/181367

       一般情况下,所有东西的状态可以跟进程的那三个状态挂钩

                                        就绪、运行、阻塞=》缓冲标记=空、正在运行、满=》设备=可以用、正在用、排队

      池子里面的概念应该是什么:池子里面的存放的数据的结构,数组、链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设备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