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开源应用服务器都是集成tomcat作为web container的,而且对于tomcat的servlet container这部分代码很少改动。这样,这些应用服务器的性能基本上就取决于Tomcat处理HTTP请求的connector模块的性能。本文首 先从应用层次分析了tomcat所有的connector种类及用法,接着从架构上分析了connector模块在整个tomcat中所处的位置,最后对 connector做了详细的源代码分析。并且我们以Http11NioProtocol为例详细说明了tomcat是如何通过实现 ProtocolHandler接口而构建connector的。
上篇地址为《Tomcat处理HTTP请求源码分析(上) 》 ,本文是系列下篇。
由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实现Connector就是实现ProtocolHander接口的过程。
AjpAprProtocol、AjpProtocol、Http11AprProtocol、Http11Protocol、 JkCoyoteHandler、MemoryProtocolHandler这些实现类的实现流程与Http11NioProtocol相同,下面我们 以Http11NioProtocol为类重点说明tomcat中如何实现ProtocolHander接口的。
Http11NioProtocol实现了ProtocolHander接口,它将所有的操作委托给NioEndpoint类去做,如下图:
NioEndpoint类中的init方法中首先以普通阻塞方式启动了SocketServer:
NioEndpoint类的start方法是关键,如下:
可以看出,在start方法中启动了两个线程和一个线程池:
在Init接口实现方法中阻塞方式启动ServerSocketChannel。
Start方法中启动了线程池,acceptor线程与Poller线程。其中acceptor与poller线程一般数目为1,当然,数目也可配置。
可以看出,线程池有两种实现方式:
在Acceptor线程中接收了客户请求,同时委托线程池注册READ事件。
在setSocketOptions方法中,首先将socket配置成非阻塞模式:
在setSocketOptions方法中,最后调用getPoller0().register(channel);一句为SocketChannel注册READ事件,register方法代码如下(注意:这是Poller线程的方法):
其中attachment的结构如下,它可以看做是一个共享的数据结构:
注意:
NioEndpoint类中的Handler接口定义如下:
其中process方法通过Adapter来调用Servlet Container生成返回结果。Adapter接口定义如下:
实现一个tomcat连接器Connector就是实现ProtocolHander接口的过程。Connector用来接收Socket Client端的请求,通过内置的线程池去调用Servlet Container生成响应结果,并将响应结果同步或异步的返回给Socket Client。在第三方应用集成tomcat作为Web容器时,一般不会动Servlet Container端的代码,那么connector的性能将是整个Web容器性能的关键。
张华,长期从事Java方面的开发工作,有搜索引擎、中间件应用服务器、互联网、云计算等领域的行业经验,目前正在从事基于Power的虚拟化技术研发。博客地址:http://blog.csdn.net/quqi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