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Home screen可以说是一个手机的最重要应用,就像一个门户网站的首页,直接决定了用户的第一印象。下面对home screen做一简要分析。
home screen的代码位于packages/apps/Launcher目录。从文件launcher.xml,workspace_screen.xml可获知home screen的UI结构如下图所示:
整个homescreen是一个包含三个child view的FrameLayout(com.android.launcher.DragLayer)。
第一个child就是桌面com.android.launcher.Workspace。这个桌面又包含三个child。每个child就对应一个桌面。这就是你在Android上看到的三个桌面。每个桌面上可以放置下列对象:应用快捷方式,appwidget和folder。
第二个child是一个SlidingDrawer控件,这个控件由两个子控件组成。一个是 com.android.launcher.HandleView,就是Android桌面下方的把手,当点击这个把手时,另一个子控件,com.android.launcher.AllAppsGridView就会弹出,这个子控件列出系统中当前安装的所有类型为 category.launcher的Activity。
第三个child是com.android.launcher.DeleteZone。当用户在桌面上长按一个widget时,把手位置就会出现一个垃圾桶形状的控件,就是这个控件。
在虚拟桌面上可以摆放四种类型的对象:
1. ITEM_SHORTCUT,应用快捷方式
2. ITEM_APPWIDGET,app widget
3. ITEM_LIVE_FOLDER,文件夹
4. ITEM_WALLPAPER,墙纸。
类Favorites(LauncherSettings.java)和类LauncherProvider定义了一个content provider,用来存储桌面上可以放置的几个对象,包括shortcut, search和clock等。
类AddAdapter(AddAdapter.java)列出了这四个类型对象。当用户在桌面空白处长按时,下列函数序列被执行:
Launcher::onLongClick -->
Launcher::showAddDialog -->
Launcher::showDialog(DIALOG_CREATE_SHORTCUT); -->
Launcher::onCreateDialog -->
Launcher::CreateShortcut::createDialog:这个函数创建一个弹出式对话框,询问用户是要添加什么(快捷方式,appwidget, 文件夹和墙纸)其内容就来自AddAdapter。
类Favorites(LauncherSettings.java)和类LauncherProvider定义了一个content provider,用来存储桌面上可以放置的几个对象,包括shortcut, search和clock等。
类DesktopItemsLoader负责将桌面上所有的对象从content provider中提取。
线程private ApplicationsLoader mApplicationsLoader负责从包管理器中获取系统中安装的应用列表。(之后显示在AllAppsGridView上)。ApplicationsLoader::run实现:
1)通过包管理器列出系统中所有类型为Launcher,action为MAIN的activity;
2)对每一个Activity,
a) 将Activity相关元数据信息,如title, icon, intent等缓存到appInfoCache;
b) 填充到ApplicationsAdapter 中。填充过程中用到了一些小技巧,每填充4(UI_NOTIFICATION_RATE)个activity更新一下相应view。
在Launcher::onCreate中,函数startLoaders被调用。而该函数接着调用loadApplications和loadUserItems,分别获取系统的应用列表,以及显示在桌面上的对象列表(快捷方式,appwidget,folder等)。
Launcher上排列的所有应用图标由AllAppsGridView对象呈现。这个对象是一个GridView。其对应的Adapter是 ApplicationsAdapter,对应的model则是ApplicationInfo数组。数组内容是由ApplicationsLoader 装载的。
private class ApplicationsLoader implements Runnable。
来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71b14f0100hx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