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比较

一直在听师哥师姐谈论七层架构,但七层架构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我还真的不清楚,不明白。现在我们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这门课程,虽然不能完全掌握它,但最起码我们学到了好多东西,希望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可以解决现在的的一些疑惑。下面就是我对两种参考模型的总结:

简述两种参考模型

开放系统互连(OpenSystemIn terconnection)基本参考模型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化开放式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比较

OSI的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七层模型,用以进行进程间的通信,并作为一个框架来协调各层标准的制定;OSI的服务定义描述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以及层与层之间的抽象接口和交互用的服务原语;OSI各层的协议规范,精确的定义了应当发送何种控制信息以及用何种过程来解释该控制信息。

各层的功能:

(1)物理层:使原始的数据比特流能在物理介质上传输。
(2)数据链路层: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段,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改造成对网络层来说是无差错的数据链路,以帧为单位进行传输。
(3)网络层:进行路由选择和流量控制。以网络协议数据单元(通常称为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
(4)传输层:提供了端到端的透明数据传输服务,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
(5)会话层:负责在两个会话层实体之间进行对话连接的建立和拆除。
(6)表示层:为上层用户提供共同的数据或信息语法表示变换。
(7)应用层:是开放系统互连环境的最高层。

TCP/I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的简写,中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连协议,又名网络通讯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

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比较

TCP/IP参考模型各层主要协议簇
(1)主机-网络层:各种通信网、TCP/IP之间的接口和物理网络协议
(2)互连层:IP、ICMP、ARP、RARP(3)传输层:TCP、UDP(4)应用层:SMTP、DNS、FTP、TELNET、HTTP、DHCP……

TCP/IP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通俗而言:TCP负责发现传输的问题,一有问题就发出信

号,要求重新传输,直到所有数据安全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而IP是给因特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两种模型的比较


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比较

OSI/IP参考模型有很多共同之处,两者都以协议的概念为基础,并且协议中的协议彼此相互独立,而且两个模型中都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各个层的功能也大体相似。

不同之处有两点:首先,OSI模型有七层,而TCP/IP只有四层,它们都有网络层(或者称互连网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但其它的层并不相同。其次,在于无连接的和面向连接的通信范围有所有同,OSI模型的网络层同时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但是传输层上只支持面向连接的通信。TCP/IP模型的网络层只有一种模式即无连接通信,但是在传输层上同时支持两种通信模式。

注:面向连接服务和电话系统的工作模式相类似;无连接服务于邮政系统的信件投递过程相类似。详见http://baike.baidu.com/view/761158.htm


你可能感兴趣的:(TCP/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