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前端开发笔试题,我的答案

1.该网站使用了Bootstrap前端框架。该框架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个开源项目,基于jquery,拥有各种通用前端模块,使用指定的HTML结构可以快速应用各种内置模块(此网站登陆页就应用了Carousel控件)从而方便地搭建前端。BootStrap还支持响应式布局,对于现代浏览器(Chrome、FF、IE9+)和移动端浏览器来说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工具,标准化的前端结构、模块化的控件,都为快速部署和维护带来的极大的方便。

2.众所周知jQuery的兼容性很好,但是Bootstrap对于IE6/7/8的支持度并不太好,特别是对IE6。因为Bootstrap应用了大量的CSS3效果,实测IE6下不支持Carousel控件(用IE6访问inote.guosen.com.cn)。像贵司这样面对广大客户群的网站可能需要考虑下兼容性方案如Bootstrap中文网的 http://www.bootcss.com/p/bsie/

3.浏览器兼容性方面研究并不深入,工作中主要遇到CSS兼容问题,也有JS的,但成品基本上能够兼容IE6+等主流浏览器。360安全浏览器的兼容版是应用IE核心的,实际上兼容性问题主要是IE6/7/8的问题,其他现代浏览器升级频繁,问题不大。对于个版本的IE和其他浏览器的兼容性问题,我们会在OA建立知识库,把工作中遇到的兼容性问题整理成知识点和规范文档,以供其他同事或者日后查阅使用。我用得比较多的CSShack主要有IE条件注释、下划线(星号)hack、IE hasLayout、!important、子选择器等。

4.五个优化用户体验的关键词

直觉
用户最烦就是花太多心思去研究你这个产品怎么用,像ios系统,为什么小孩子上手那么快?因为它的操作符合直觉,这就是好的用户体验。
美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一点就不需详述了,这也是设计师的核心价值。
流畅
行云流水般的操作,你喜欢吗?用缓存增加相应速度、用动画增加操作的空间感和连贯性,都是不错的办法。
响应
在交互中,快速和积极响应的产品能够给用户一种被重视的感觉。打个比方,用户点击一个按钮来执行一个稍长时间的操作,如果系统完全没有响应,用户根本不知道服务器在忙着处理,很可能就会狂躁起来猛点按钮或者愤而离开。好的设计应该是给用户一个进度条或者一个“loading”的标示,至少让用户有稍等的打算。
亮点
每天吃山珍海味,多了也会腻;同一张脸看多了,也会觉得普通。产品要让人有新鲜感,要吸引人,就得有与众不同的极致之处。

5.互联网金融是目前非常热门、也让人非常激动的趋势。余额宝横空出世挑战银行,微信支付半路杀出进场搅局,草根金融市场被彻底激活。互联网金融有别于传统金融市场的地方在于,她能够进一步消化零碎化但是总量巨大的资金,以往能做的个人金融业务,她能做;以往不能做的,她也能做,因为用户参与的门槛太低了。几千块,甚至几百块,就可以马上看得到收益(余额宝等理财产品)。另外,由于平台的完善、技术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还有其他很多类型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正在兴起,比如京东白条。相信很快就会推出类似京东白条的“苏宁金条”、“国美绿卡”等平台电商的金融产品。当然,从互联网发展的过程来看,这是个趋势,也是一阵风。这阵风能吹多久,吹到最后是什么样,很难说清楚。中国的潮流总是来得快去得更快,互联网是一个工具,尤其是对于金融公司来说,在公司长远规划中充分利用这个工具,而不是被这个工具牵着走,才是正路。

6.。。。。我不太了解,但口碑很好,在其他朋友口中得到的评价比较正面,其中一条就是待遇好。我对阿米巴经营模式的浅薄理解是模块化,独立化。把各部门当作独立的个体运营,部门领导都是老板。对于现在组织良好的企业来说,这个模式基本适用,而且效果很好,能够充分调动部门人员的积极性。这种经营模式难点在于考核机制与评定标准,毕竟部门与公司不同:真正的公司可以采用不同的供应商、可以服务不同的客户,但公司内部的供应商和客户基本上都是固定的,而且有些部门(比如研发)的收益周期是比较长的,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严重“亏损”。部门独立运营不难,但如何用合理的评定标准去规范和激励部门工作才是重点。

7.因为通常不打车,而且佛山可以电召的士,所以我没有正式用过这两个软件,有一次想试用下嘀嘀打车,因为有补贴,有朋友使用,最终因为服务器响应太慢(页面无显示)而放弃了。大部分人的手机上都装上了支付宝和微信(通常微信会更多),应用的初期热度看入口、持久热度看用户体验。入口上,微信略胜一筹,体验上未实际对比测试(快嘀打车未覆盖佛山),不便评价。

想说说我注意到的比较有趣的地方:

1)在中国打车大多数人都不会给小费,但是通过打车软件,有时你不得不给点小费——不给小费没有司机来啊(朋友反映)!这里引伸出另外一个问题:这是我想要的用户体验吗?虽然利益驱动是必然的,但是我并不想因为我给的小费少了而遭到司机的白眼,正如证券公司不会因为我只打算投入几万元炒炒股而不让我开户。

2)为什么投资人乐此不疲地往打车软件投资?这有点像当年的团购,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看上去就是一场豪赌嘛,未见盈利模式,已在疯狂烧钱,是投资市场中的FOMO(Fear of missing out)心里在作怪吧——“其他投资人都在考虑这笔生意,我是不是也该考虑下?不然这块大蛋糕可能没我的份呢!”这份不安全感,促成了他们的投资,哪怕盈利模式还不清楚。当然,如果看长远一点,也并不是单纯的豪赌,试想当年的团购也是一样,看起来是亏钱的生意,可是后来美团公布盈利了。积累了用户群、在O2O领域自然有很多细分市场可以吸收,这可能也是大佬们看好的地方。

8.我没有被指引抵达过营业部,因此暂时没法评价。

你可能感兴趣的:(前端,面试,笔试)